08

黄君璧画瀑布出神入化 春华秋荣•世茂海丝馆文物集萃

著名画家黄君璧一生钟情山水,曾临摹过众多古代山水名画,其笔下山水笔墨氤氲、气势雄壮。

黄君璧的山水画创作,早期从临摹开始,对历代名家作品都下了非常深的功夫,可谓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他早年还曾学过西画,但主要功底还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绘画。黄君璧的山水画作品,早期秀丽清朗,中期苍劲有力,晚期则转为雄壮,显示出深厚的功力。值得一提的是,其晚年的山水画作品,即使描绘壮丽的云海飞瀑,也透露着一种平和宁静之气。

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珍藏并公开对外展出的黄君璧作品《飞沫凌空》(镜心),为纸本水墨,长370厘米、宽137厘米,堪为巨制。此作乃黄君璧七十八岁时所作,瀑布充满整个画面,此种画法为作者独创,开现代巨瀑画法之先河。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瀑布大多作为点景而存在。对此,黄君璧则认为:“古人大概因为不容易看到像尼亚加拉那样的长流巨瀑,所以总以细线来勾绘水纹。”而观察了世界三大瀑布之后的他觉得,仅以流滑的线条表现层层坠落的水花是不够的。因此,黄君璧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借鉴西画技法,对世界名瀑加以写生观察,从而形成了独创性的瀑布云水画法,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高的辨识度,也成为他绘画艺术的典型标志。

根据《飞沫凌空》的题识显示,此作画于“白云堂”,“白云堂”为黄君璧在台湾地区的寓所堂号。1942年,黄君璧的母亲李德贤在广州逝世,未能为母亲送终的黄君璧,将自己寓所的名字由“碧绿轩”改名为“白云堂”,取“白云思亲”之意,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恩之情。后来,黄君璧到了台湾,他的寓所也沿用“白云堂”的堂号,并在“白云堂”开课授徒。

(记者李自涌,相关图文资料由世茂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