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三伏天 老年朋友务必做好养生功课

入伏了,有经验的老年朋友已经做好了养生功课。他们当中,有的在家制作消暑美食来补养身体;有的制定自律的生活计划调养身体;还有的学会暑中作乐滋养身体。

自制消暑美食

补充身体能量

入伏后天气炎热,导致人每天出汗甚多,能量消耗比较大。由于气温升高,人们常常会变得烦躁不安,食欲下降,吃得不好,既减少能量与营养摄入,又容易导致身体虚弱,影响健康。这时节,喜爱研究美食的老人,少不了会在家制作消暑美食来补养。

四果汤历史悠久,是石狮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具有去暑降温的作用,因而在夏季备受人们喜爱。每至炎夏,家住龙福小区的蔡阿姨就会在家中制作四果汤。

“天一热,我和老伴就没胃口,这几天我都换着花样做凉拌菜,如糖醋菜头、凉拌木耳等。”年过六旬的高阿姨说,木耳热量低,夏天凉拌着吃清爽而不油腻,营养价值也高。做凉拌木耳时,她还喜欢放一点蒜末和花生末起香。另外,这期间,她和老伴的主食也都以粥为主,绿豆粥、百合莲子粥都是当下他们家餐桌上最常见到的食物。而喜欢煲汤的林阿姨,入伏后,每周至少会煲两次“冬瓜排骨海带汤”给家人喝。

制定生活计划

用心调养身体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相当难熬,尤其是老年朋友,更应该有自律地生活,有计划地调养自己的身体。

三伏天,天气炎热,日照延长,人难免会心浮气躁,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老年人三伏天养生宜心静。

三伏天应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除此之外,适当的午睡可以补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预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脏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三伏天既需“养阳”也需“护阴”,老年人养生睡眠很重要。

三伏天阳气旺盛,老年人可以清晨多进行一些户外锻炼,补充阳气,强身健体。老年人锻炼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散步、慢跑、揉揉腿、拍拍手来舒经活血,但切记不可过度疲劳。值得提醒的是,老年人应避免炎热的时段出门,以免中暑。

学会暑中作乐

寻找别样情趣

天一热,难免使人心情烦躁。所以有人说,夏季养生也是养心。老年朋友要想心静,不妨试着暑中作乐,寻找适合自己的夏日里的别样情趣。

年过六旬的陈阿姨分享了暑中作乐的好经验。她说,老年人夏季容易睡不好,早上又起得早,所以她每天晚上9点左右就休息了。早晨醒得早,她也不着急起床,而继续躺床上,做做养生操后再起身。暑期里,孙辈们在家,她就在客厅里铺上凉席,白天光照强时她不怎么出门,会和孙子孙女坐在凉席上或玩亲子游戏或看书写字,别有一番味道。

喜欢阅读的施大爷,夏日里他最喜欢的休闲是逛书店、去图书馆。“图书馆环境安静,且有空调,我在里面一待就是一上午。看书入迷了,丝毫不会觉得时间过得慢。中午回家吃饭,小睡一下,下午没什么事做就继续来看书,有时会到商场或公园逛逛,散完步再回家。”

“夏天嘛,就该去做些跟水有关的运动才爽!”相比施大爷的“静”,家住仙迹社区的黄大爷夏日取乐方式偏“动”——去游泳馆游泳。黄大爷说,三伏天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而游泳则是最合适的运动之一。于是,每天早上六点多,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体育馆的游泳馆,在泳池里来回游上几圈。

(记者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