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泉州市发改委数据,上半年,泉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增幅分别比GDP、第二产业高2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8%,比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
行业复苏态势良好,主要行业指标两位数增长。今年以来,泉州市开展2021年第三产业提质扩量行动,认定首批第三产业龙头企业86家,强化产业载体、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等提质扩量主阵地,行业发展总体复苏明显。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两年平均增长13.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两年平均增长7.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3%,两年平均增长1.8%;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两年平均增长7.7%;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4.1%;金融业增加值增幅虽然未达两位数,但其主要支撑指标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10.8%。
商贸流通水平提升,商业增量贡献达四成以上。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列统的23个商品大类中,有九成零售额同比实现正增长,近七成零售额增速超过20%。其中,限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7.1%,新能源汽车增长77.1%,中西药品类增长38.3%,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28.4%,通讯器材类增长27.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0.3%。限上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外卖送餐服务收入成倍增长。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合计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5.3%。(记者 杨朝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