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疫情影响,大家对“健康”的追求显著增长。记者发现,随着春节临近,在网络平台上,“健康年货”也成为消费者的网购热点。
近日,市民林女士在网上购买了一堆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包括复合维生素、钙片、蛋白粉、蜂王浆等。她说:“近来,一家人转阴后均感觉疲惫,便想吃保健食品,看能不能增强一些免疫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过年,涉及“健康”的年货备受消费者关注。天猫近日发布的当代新年货九大趋势中,“关爱健康”排在首位。天猫国际春节前近一个月,提升免疫力的维生素C销量同比增长900%,养护心脏健康的辅酶Q10胶囊同比增长720%。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货消费报告》也显示,年货节期间,进口保健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3%,辅酶Q10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倍。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早早便踏上养生之路,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还流行起吃保健食品“第四餐”。比如,失眠吃褪黑素、熬夜吃护肝片、抗初老吃葡萄籽……种种情况,市面上都有相应功效的保健食品可供挑选。
然而,保健食品不是灵丹妙药,个别不法商家却把保健食品吹嘘成可以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对此,业内人士提醒,要科学、理性看待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只要声称预防疾病、治疗功能的,肯定纯属忽悠;保健食品广告中没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也是有猫腻,能不买就不买。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特别是少年儿童、中老年人以及疾病患者选购保健食品时,要谨防虚假夸大宣传行为,更不能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疗疾病。(记者 林本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