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一岁男童确诊肝硬化 单亲妈妈欲割肝救子 家在石狮蚶江莲塘,这位妈妈计划春节后携子到上海手术,医疗费成大难题

年幼的昕昕为妈妈擦去伤心的泪水

七旬老母患老年痴呆症、糖尿病,生活无法自理

石狮爱心·码上直达

“取我身上三分之一的肝,‘种’到孩子体内,他才能活下去……”1月17日下午,洪秀娥带着一岁两个月大的儿子昕昕,从泉州市儿童医院出院返回石狮蚶江莲塘家中。这位妈妈没有心思像常人那样准备年货,而是整理病历资料、四处筹借医药费,计划于正月初八前往上海就医,为孩子做肝配型及移植手术。

小儿子昕昕确诊肝硬化已一年,老年痴呆的老母亲又因糖尿病卧床;家中还有两个儿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小学……这个家庭的所有重担落在44岁的洪秀娥身上,这又是一个难过的春节。

治疗一年,

儿子病情加重

2021年10月,洪秀娥剖腹产下昕昕。坐月子期间,洪秀娥发现昕昕“眼睛、皮肤颜色都很黄”,被诊断为先天性胆管闭锁,辗转石狮、泉州、上海等地医院治疗。同年12月,昕昕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胆道闭塞手术(葛西手术),以期孩子术后能够“退黄”。

“当时孩子还没有上户口,在医院的所有花费全是自费。”洪秀娥说,术后她带着昕昕回家休养、定期复查,但康复情况并不乐观。根据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去年2月17日出具的一份疾病证明:昕昕的出院诊断包括胆管炎、胆管闭塞(术后)、肝功能不全、梗阻性黄疸、肝硬化。

反反复复住院治疗,昕昕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今年1月初,昕昕因“一天黑便两次”再次前往泉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重度贫血、肝硬化”等。泉州市儿童医院《医患沟通记录表》显示,“目前病情危重,有突发大出血,甚至出血难止等危及生命情况,风险极高……”

宝贝不怕,

妈妈的肝给你

“昕昕一出生,就吃了许多苦,孩子的生父也离开了这个家。昕昕能依靠的只有我了。”期间,洪秀娥再次联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医生得知,以目前的情况,肝移植是救治小昕昕的唯一办法。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得知,一般来说,出生后两个月龄以内的胆道闭塞患儿进行葛西手术愈后若相对较好,大多孩子术后3个月都能够“退黄”;但对于部分胆道闭锁患儿,由于其肝脏已经出现严重的硬化,葛西手术虽然能改善胆汁引流,但不能逆转肝硬化,这部分患儿做了葛西手术后,最终还是需要做肝移植手术。

“孩子的肝坏了,我的肝可以给孩子。”关于昕昕的肝移植手术,洪秀娥详细咨询了医生,得知若能配型成功,只要取洪秀娥体内约35%的肝移植到孩子身上。虽然昕昕还有两个哥哥,但关于肝移植手术,洪秀娥没有丝毫犹豫,“只要能救昕昕,把我的整个肝给孩子都愿意!”

举步维艰,

谁能来搭把手

春节后的上海之行,其实洪秀娥没有太多准备,甚至显得左右为难。一方面,准备肝移植手术的钱还有较大缺口;另一方面,家中七旬老母因患老年痴呆症、糖尿病,长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

一年多来,洪秀娥为昕昕治病花去医药费达40多万元,这些钱大多为四处筹借,少数为亲友资助。近期,洪秀娥通过“水滴筹”平台发起求助,目前募集款项仅约2万元。过去,洪秀娥曾参加过“慧涛公益”的义工活动,此番“慧涛公益”的义工们为其捐款6000多元,加上一些爱心人士捐款,共计约1万元。“肝移植手术需要数十万元,孩子等不下去了,我只能先去上海……”洪秀娥十分迷茫。

放不下的还有家中老母。根据莲塘村民委员会出具的相关证明:洪秀娥原来有个弟弟,于2021年7月因鼻咽癌去世,老母亲李秀敏卧床五六年。“弟弟去世后,母亲的精神状况更不好了,躺在床上经常喊‘阿顺’(弟弟的名字)。”洪秀娥说,在最困难的时候,自己想带着昕昕“走”,但又想到没人替老母亲送终,实在是不忍心。对于洪秀娥去上海后,无人照料李秀敏的困难,记者昨日联系莲塘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安排网格员尽量帮忙照料。

“肝”愿为你!让我们为这位坚强却又无助的单亲妈妈伸出援助之手。希望在来年春节,这个家庭能够健康、快乐、团圆!石狮市慈善总会与《石狮日报》启动“石狮爱心·码上直达”精准救助项目协作机制,爱心人士可扫码直达捐款页面。

(记者 林恩炳 颜华杰)

本报爱心热线:1395990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