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儿时读春联

●王阿丽

小时候过春节,到了除夕那天,我们兄妹仨最喜欢做的事便是挨家挨户读春联。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除夕的中午,我们和爸爸一起贴好家里的春联后,没有需要我们帮忙的事情了,于是,大哥把那本翻旧了的字典、塑料封面的笔记本和一支圆珠笔,一股脑塞进书包里,带着我和二哥开启了“乡村读春联之旅”。

在路上,那时已上小学五年级的大哥关照我们:“读春联要先默读,确认每个字都认识时,才能大声读出来,我们不能做‘白字’先生!”

不一会儿,我们便走到巷子的尽头。只见秦叔叔家一扇柴扉上贴着的春联是:“天泰地泰三阳泰,家和人和万事和。”我把“泰”读成了“秦”,二哥赶紧纠正我,我理直气壮地与二哥争执起来。大哥翻开字典递过来,我一看,顿时哑了。

村子南边的赵叔叔家,青色的院墙,两扇红褐色的木门,上面贴着的春联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春联上还画了两朵大红花,看得我们心花怒放。

我曾经听妈妈说,赵叔叔的儿子在新疆当兵,守护着祖国边疆,已经有六七年没有回来了。打小就对军人有着崇拜之情的二哥,对着大门举起右手,敬了个礼。

梅老师在公社中学当语文老师,村上人家的春联大多出自他的手。他家门前有个小花园,寒冬腊月,蜡梅盛开,他家门上贴的春联是:“爆竹一声除旧岁,梅花几点送新春。”

“这梅花送几朵给我才好啊!”对蜡梅情有独钟的我读着春联,嗅着梅香,即使哥哥们拽我,我也舍不得离开。许是我们的吵闹声惊动了主人,大门“吱呀”一声开启,梅老师掐了一把梅花递给我:“丫头,回去找个空酒瓶灌满水插上,开上十天半个月都不成问题!”我接过梅花,高兴得一跳老高。

友权叔叔家大门上贴的春联是:“一人巧做千人食,五味调和百味香。”哥哥们眼尖,一眼就发现友权叔叔把原本应该贴在厨房门上的春联贴到了大门上。

我们赶紧敲门告诉友权叔叔,他挠着头对我们说:“我这大字不识一个的,让你们见笑了!”于是,我们帮着友权叔叔重贴了一副春联。

临走时,友权叔叔对我们说:“你们回去后告诉丁老师,来年开学,我把毛蛋送去学校!”前段时间,当老师的妈妈几次上门做友权叔叔的工作,让他把9岁的儿子毛蛋送去上学,可惜一直没说通。没想到,我们这趟读春联却意外帮妈妈完成了劝学任务。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虽然早就远离了故乡,但一直保留着读春联的习惯。每年到了这样的时刻,我都会想起童年时那火焰一般映红了村庄的春联,脑海里闪现我和哥哥们读春联的趣事。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底总会涌起一股股暖流,仿佛那些单纯而美好的时光仍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