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花社区在群众家门口开展惠民文艺演出

▲宽仁社区“两长一员”助力八卦街改造项目

▲华南社区党委和共建单位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群众在龙华社区棋艺睦邻点享受休闲生活

▲仁里社区党委开展关爱服务环卫工系列活动
本报讯 近年来,凤里街道以党建引领、服务为抓手,根据辖区内10个社区实际树品牌、创亮点,打造具有功能特色的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各个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形成了“社区党组织引导、居民广泛参与、多元协同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党建+共建
深度融合促发展
“这下踏实了,再也不担心走夜路了!”近日,在华南社区各大街小巷,看到明亮的路灯,居民纷纷称赞。华南社区出租房多,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前段时间,网格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不少居民上班上学出门早、回家较晚,希望在小区门口加装路灯,让回家的路更明亮。于是该社区党委通过发挥供电公司、产投集团等共建单位资源优势,大家一起出钱出力、投工投劳,实实在在为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
而另一头在后花社区里,一场由后花社区党支部与石狮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石狮市总工会、石狮市妇联等共建单位共同举办的“春风行动”助企招聘会也正火热进行。活动中,不仅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同时还将各种防诈知识以及惠民文艺演出送到群众身边。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除了华南社区与后花社区充分发挥共建单位的力量之外,凤里街道的几个社区均以“党建+”为引领,实实在在发挥党建与联建共建“1+1>2”的优势,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共同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我们明确将党建共建的内容、方式、目标融于日常工作之中,把解决居民的疑难问题作为党组织活动重点,通过有效对接党建要素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服务共推、队伍共融,推动党委和党员参与社区基层治理。近几年在这种方式的推行之下,社区的共建联建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凤里街道党工委书记蔡文博表示。
党建+服务
温暖送到“心坎上”
在凤里街道仁里社区暖心驿站里,两名环卫工人正趁着午后闲暇,在这一边纳凉,一边看书小憩。仁里社区“党建+”邻里中心暖心驿站,是近期该社区新打造的一个阵地,服务于辖区居民、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多种对象。虽然它面积不大,但是多种便民用品一应俱全,自启用之后,来这里歇脚休息的群众络绎不绝、赞声不断。
“社区邻里中心打造‘暖心驿站’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打造基层党建引领的前沿阵地的又一个新举措。”该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在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在哪里,暖心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除了仁里社区以这种“党建+服务”的形式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外,宽仁社区也通过建立“两长一员”制度,提升党建服务能力;大仑社区则是通过“红色力量”盘活社区多个闲置公寓,为社区及居民收入起到助推作用;华仑社区更是通过构建“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集“党群、政务、文体、养老”等服务于一体,使得服务更加优化,成为党员群众的“阵地堡垒”、红色教育的“实践场所”、思想交流的“心灵港湾”、服务党群的“温馨家园”。
“在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带动下,街道辖区内的社区将群众需求与志愿服务进行对接,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同基层党建、主题党日活动等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凤里街道党工委书记蔡文博表示。
党建+创建
激发基层新活力
“老王,周四要去三楼下棋吗?”“要的,要的,到时候再约一下时间。”在龙华社区里,两名居民乐呵呵地对话着。这是近日发生在龙华社区棋艺睦邻点的一幕。
龙华社区通过创建“四邻”党建,为构建和谐社区带来崭新气象,使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自该工作法开始实施后,社区党委落实到具体活动中,如楼宇健康行、全民阅读月等。社区党委还通过整合辖区资源,设置了多个不同功能的“睦邻点”,为邻里文明交往搭建平台,弘扬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以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创建”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的新活力,龙华社区的这一幕只是凤里街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新华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借助军民共建这一大平台,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国防知识讲堂、走进军营等主题活动,引导军地双方在共学共悟共践共行中实现党建带动、双向互动、资源联动,有力推动军地建设协同发展。同样以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的还有五星社区,该社区推出“线下+线上”治理模式,利用“小微权力监督”小程序,自该程序运行以来,一个个监督难题,在基层工作中都得到妥善解决,尤其是卫生方面问题,都在工作中落地起效。东村社区则是通过创建“智慧党建”平台,通过智慧党建平台的应用,实现党建工作数据化、党建工作分析智能化、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党建工作标准化、党政服务融合化,全面助力基层党建工作高效化开展。
(记者 陈嫣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