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防老年人“网瘾” 需开好三张“药方”

做着饭还要看手机直播、凌晨不睡觉刷短视频、控制不住网购化身“剁手党”、在直播间看节目应援打赏……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一些难得回趟家看望父母的网友惊叹,父母成了“网瘾老年”。有网友吐槽,现在角色反过来了,以前父母总叮嘱自己“少玩手机,不要沉迷”,如今换作自己敦促父母“放下手机,早点睡觉”。

全民深度触网时代,“网瘾”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形容词。数据显示,近年来,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快速上升,截至2022年12月,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不少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乃至6小时。随着互联网适老化改造不断推进,不少老年人前脚刚越过“数字鸿沟”,后脚便陷入“数字沉迷”。

老年人何以“网瘾”?“孤独”也许是重要原因。“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与子女缺乏交流,对飞快变化的外部世界不适应,老年人往往有着更加强烈的、不被需要的孤独感。人在网络,其实是在对抗孤独。但“网瘾老年”的背后,并非全是孤独,也有老年人对新兴事物的好奇和探索。

他们曾是网络世界的“边缘人”,互联网给了他们看世界的机会。社交沟通、学习新技能、知晓新闻时事……通过手机网络,他们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所以,对于“网瘾老年”问题,也需一分为二来看。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简单粗暴的戒断,而应关注到其背后真正的需求。

让亲情成为最好的“解药”。于年轻人而言,既要尊重父母辈在网络空间里的探索,更要主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陪伴和关心。

让优质网络内容成为一剂“良药”。网络内容虽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假新闻、毒鸡汤、养生伪科学等粗制滥造内容大行其道,侵蚀着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平台应当从关爱老人角度出发,提供适老的、健康优质的内容,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年人健康触网,仍需社会、家庭、个体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真正关注、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帮助他们走出成瘾的那张“网”。这,也是我们为老人家提供的网上“保健药”。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