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把石狮纺织服装产业形态“搬”进校园 这个幼儿园演绎“布艺故摊”

“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资源不是无中生有,审美教育也不是束之高阁。近年来,鸿山镇中心幼儿园以石狮“中国服装之都”的厚重产业底蕴为基础,发挥本土周边漂染、纺织、辅料等企业的优势资源,嫁接完备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构建适合幼儿教育教学的审美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极具石狮地域特色和纺织产业特点的“布艺故摊”,也是学园鸿彩布韵的课程体系品牌,为“一园一品”的校园文化发展注入“石狮特色”。

布艺是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之一。它以布为原料,集民间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

视野回归本土。石狮是“中国服装之都”,是闽派服装的发源地和集散地。目前,石狮打造了一条涵盖原材料、纺织、漂染、成衣加工、辅料、市场营销、电商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纺织服装完整产业链。

石狮的纺织服装因何而生、因何而盛?“故衣摊”是石狮服装最早的经营模式。上世纪60年代,作为著名的侨乡,很多石狮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因此,侨汇成为众多侨眷的主要生活来源。渐渐地,富有商业基因的石狮人开始经营侨眷购买或者华侨寄售来的进口服装、布料等商品,以换取日常用品,此称“故衣摊”。

“故衣摊”的兴盛,敲开了石狮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大门。此后,石狮创造了“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和“全国跑石狮、石狮跑全国”的繁荣景象。

鸿山镇漂染纺织企业众多,拥有协盛协丰漂染厂、清源漂染厂、冠宏漂染厂等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为该园开设“布艺故摊”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布艺故摊”课程以纺织服装产业链为范本,全链条构建了从染布工艺、服装设计、制衣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课程链”,其目的是将城市龙头产业链发展“搬进”校园,让幼儿认识并参与城市产业发展。课程中,该园以研学活动为依托,组织幼儿走进漂染厂现场直观了解漂染工艺的生产流程,走进服装企业参观服装设计和制作流程,走进辅料市场认识纽扣、拉链、印花等服装辅料。结合手工制作课程,该园还融入扎染、珠绣、刺绣等民间手工艺,让幼儿动手制作布贴画、枕头衣服等。在市场销售环节则“复制”“故衣摊”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将幼儿的布艺作品进行慈善义卖,还结合当下流行的电商直播,设置服装直播区域活动。

此外,在环境创设方面,该园创建布艺专间,设定珠绣区、织布区、串珠区、服饰加工区等专区,并在每层楼的楼道口开辟以布艺为主题的布艺展示墙,定期更换布艺作品并保存相关作品,作为幼儿园布艺教学资源,营造立体化的布艺纺织氛围。

(记者 杨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