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灯笼“挂进”烟标喜气浓

图1 公私合营华美烟厂出品花灯烟标

图2 地方国营利群烟厂出品欢庆牌烟标

图3 地方国营新中烟厂出品光荣灯烟标

图4 公私合营蚌埠烟厂出品花鼓灯烟标

图5 国营福建龙岩烟厂出品茶花版采茶灯烟标

图6 国营南京卷烟厂出品花灯烟标

图7 德州卷烟厂出品喜庆烟标

图8 宁波卷烟厂出品宫灯烟标

图11 鄂西烟叶复烤厂出品仙运来烟标

图10 地方国营济南卷烟厂出品新禧牌烟标

图9 天津卷烟厂出品喜迎春烟标

图12 深圳卷烟厂出品好日子烟标

■山西大同 李润

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综合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于一体的汉族传统工艺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不同地域风格的灯笼都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国人喜庆的象征以及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灯笼在营造烘托团圆喜庆氛围的同时,还给予人们更多祈福的灵感,寄托人们对健康、平安、长寿的美好期盼。

灯笼不仅为国人时刻装点着节日的喜庆气氛,而且与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灯笼也常被“挂”进烟标,进而装点得烟标也充满喜庆吉祥的氛围。

我国较早的灯笼烟标,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不过早在20世纪40年代,华美烟草公司出品的“花灯”烟标,主副版就“挂”有一盏形制相同的八角花灯,其后这盏花灯还被“挂”进该厂公私合营后的“花灯”烟标(图1)主版上。

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灯笼便不断地被“挂”进喜庆色彩浓厚的烟标之中。如地方国营利群烟厂出品的“欢庆牌”烟标(图2),主版在一座城楼上空,凸显出人们欢庆佳节时燃放的璀璨礼花,副版则“挂”有一盏流苏随风摆动的大红宫灯。地方国营新中烟厂出品的“光荣灯”烟标(图3),副版则挂有上书“光”“荣”“灯”字样宫灯各一盏,借此表彰有功于国家建设的光荣之家。公私合营蚌埠烟厂出品的“花鼓灯”烟标(图4),主副版共向人们展示了四盏主体为花鼓造型的花灯,同时每盏花灯都装饰有流苏。国营福建龙岩烟厂出品的“采茶灯”烟标(图5),也有一盏花灯,不过这盏名为“采茶灯”的花灯,与主版上舞动的美女一起,再现了“采茶灯”经典镜头:只见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长辫美女,身着彩衣,头插茶花,右手拿着花卉折扇,左手舒展轻扬,正在给人们尽情地表演春季茶园采茶时节特有的采茶扑蝶舞。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是从19世纪中期开始流行于龙岩城乡,融说唱、戏曲、舞蹈于一体的综合性群众文娱活动形式。2014年12月3日,龙岩采茶灯入选国务院发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及至20世纪80年代,品种繁多、造型精美的各种花灯就更多地现身烟标。如国营南京卷烟厂的“花灯”烟标(图6),主副版图案均为著名的江南灯彩——十二生肖花灯之一。德州卷烟厂出品的“喜庆”烟标(图7),主版有一盏八角梅花花灯。宁波卷烟厂出品的“宫灯”烟标(图8)主版“挂”有一盏龙嘴叼着流苏的圆形宫灯,副版则是一盏绘有彩凤的八角宫灯。天津卷烟厂出品的“喜迎春”烟标(图9),主版“挂”有一盏人们为迎接新春到来而制作的梅花图案花灯,花灯边角以及底部,装饰有七个黄色流苏。此后90年代,河南新乡卷烟厂出品的“恭贺新春”烟标,主副版以一盏描绘有季节更替画面的八角灯笼,表达了国人喜迎团圆佳节的愉悦心绪。

当灯笼与燃放爆竹或烟火的画面组合在一起,那么浓浓的春节韵味与意境,便显现在烟标小小的标幅之中。如地方国营济南卷烟厂出品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禧牌”烟标(图10),主副版分别在圆形、八角形灯笼衬托下,采用白描艺术手法,突出地表现两名儿童在燃放鞭炮、二踢脚的远景画面,以此展现孩子们喜迎佳节的快乐心情。鄂西烟叶复烤厂出品于20世纪80年代的“仙运来”烟标(图11),以一盏宫灯,以及头扎白羊肚手巾的青年尽兴打鼓的形象,渲染出鼓乐喧天的节日气氛。深圳卷烟厂出品于20世纪90年代的“好日子”烟标(图12),主副版图案在隐约可见的一只上书“贺”字的灯笼映衬下,凸显出正在燃放鞭炮的画面。广水卷烟厂出品于同期的“好运”烟标,则于大红的底色上,在隐约可见的“福”字斗方的背景衬托下,凸显出由银白色中国结和正在燃放的烟火组成的画面,副版图案则是两只双喜灯笼。这些烟标不仅演绎着浓厚的春节喜庆气氛,也向我们完美地诠释国人过上幸福美满好日子的内涵。

每当挂起灯笼,人们还要扭起庆祝秧歌。四川秀山卷烟厂出品于20世纪80年代的“花灯”烟标,副版在礼花的衬托下有一盏飘动着流苏的花灯,主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尽情扭秧歌的特写:男青年手持花灯,女青年右手舞动着扇子,背景则衬以燃放着的礼花,借以突出春节观灯闹元宵的主题。

元宵观灯猜灯谜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正是源于此,河北保定卷烟厂曾于20世纪90年代,出品了烟封上印有灯谜的“佳宾”烟标,该标主、副版于“佳宾”灯笼图案上方,分别挂有“好运天天有”“佳宾喜洋洋”大红宫灯各五盏。烟封则是该标最具个性化特色之所在:呈暗红底色的烟封一边印有厂名,一边印有:“请你猜——通史(打一现代党史人物名)”的谜语。刮开烟封中部覆盖于宫灯上的涂层,即现“谜底 博古”字样。该厂独创的贴用于嘉宾烟标的这种灯谜烟封,究竟选用了多少条谜语,笔者不得而知。不过这种毫不起眼并极易让人忽视的烟封,却在元宵节给人们带来难得的打灯谜乐趣。太原卷烟厂出品于同期的“特是福”烟标,不仅于主副版图案向我们描绘一只别具风采的福字花灯,而且还在副版的灯笼下面,印有一句饱含哲理的格言“人生处处都有特别的福,没有高低贵贱,福随人生”。这些印有花灯的烟标表达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渴望和祝愿,并进一步为烟标增添喜庆、吉祥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