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各地“卷”文旅背后的冷思考…… 时评

这个冬天,“尔滨”出圈后,各地文旅“卷疯了”,纷纷放大招、出绝招,利用社交媒体“花式整活”“努力加分”。特别是春节临近,随着各地春节文旅活动“菜单”的推出,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广大网友共同推介、热情参与,使之成为为城市文旅“加分”的共同行动。

流量时代,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从之前的文旅局长出镜代言,到如今用网络平台“借势营销”,各地文旅部门主动触网,用接地气的方式宣传,有助于带来流量和关注,体现着工作意识的转变、工作方法的创新。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各地文旅账号卖力吆喝、努力“涨粉”,激活新“流量包”;自媒体账号“输出”创意视频,为本地文旅“加分”;广大网友当起“监工”“军师”,出谋划策不遗余力。显然,“尔滨”的这把“火”自北向南早已“燎遍”全国,各地文旅与网友共同策划、互动传播,呈现出一较高低之势,努力实现着与八方游客“双向奔赴”。

但热闹之下,也需要一些“冷思考”。正由于流量是“稀缺资源”,在各地文旅共答“一道题”“同张卷”的背景下,并不是每一座城市都能接到“泼天的流量”。文旅产业说到底拼的是产品和服务。“尔滨”的走红,离不开网络的助力,更源于当地深挖旅游资源、优化公共服务的持续努力。流量固然重要,但不能走向“流量至上”;文旅发展需要眼球,但不能走向“眼球经济”。文旅越是火热,文旅部门越要把握正确方向,不能为了一时流量而玩砸了,更不能为了出奇制胜而带偏节奏。说一千道一万,做好外宣更要练好内功。

须指出,城市文旅在营销和宣传方式上可以“抄作业”,但在内容上“抄作业”肯定不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在挖掘、彰显自身优势和特色方面下功夫。春节、元宵节,是各地文旅发力最集中、卷得最火热的“擂台”。今年春节元宵期间,泉州将于2月15日(正月初六晚上)举办甲辰龙年泉州民俗踩街。这是泉州时隔20年后重启大型民俗踩街,集聚了泉州特色民俗精华。而在石狮,今年春节元宵期间,将围绕“福狮”主题,以“福文化”为主线,分别开展“迎福”“寻福”“口福”“纳福”“行福”五大板块活动,尽显“狮式年味”。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成为当地旅游的“加分项”,相关举措也体现了深度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传承创新文旅载体的努力,希望在最终“成绩单”上得到本地群众、各地游客的积极反馈。

各地文旅“卷起来”是好事,让当地的美景美食和特色文化广为人知、吸引人来,给文旅“加分”,为城市“增值”。但无论如何“引流”?做得怎么样?最终还是要靠内在的硬实力,通过扎扎实实完善各类设施、改善商业环境、提升服务品质,以期接住可能带来的“泼天的富贵”,并且当这“泼天的富贵”轮到“我”时,倍加珍惜,努力接好。(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