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喜庆多姿话攒盒

图1 清代紫檀木百宝嵌八仙图海棠式攒盒

图2 晚清银錾刻花卉纹攒盒

■安徽池州 文丽

攒盒的使用由来已久。由于“攒”与“全”近音,攒盒也称“全盒”,寄寓完完整整、十全十美之意,人们常将其用于喜庆的场合。

图1所示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套紫檀木百宝嵌八仙图海棠式攒盒,盒高9、长35.5、宽22.5厘米,盖与盒均制成倭角海棠花式,下承海棠花式矮足,采用金银错、镶嵌拼接等多种技巧,用黄、白色螺钿及各种宝石将攒盒装饰得异常精美。盖面嵌“八仙祝寿”图,形象精细,景致疏朗。在盒壁上,用黄色螺钿嵌行龙、白色螺钿嵌浮云和火珠。盒内配装5个错金勾莲花纹的银制攒盘。这件作品为清宫遗存旧物,工精纹细,所用镶嵌材料十分昂贵。这些光彩夺目的嵌饰在深沉的紫檀木色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华贵。

图2所示是一套晚清银錾刻花卉纹攒盒,直径约10、高约3厘米,重约250克。攒盒呈六瓣花形,盒内对应花瓣分为6格。攒盒使用纯银制作,盒面錾刻鱼子纹锦地,其上浮雕花卉纹装饰,花卉鎏金点缀。整器刀法快利,巧夺天工。虽然比不上宫廷造办处的华美富贵,却也是民间艺人的匠心之作。

据了解,攒盒的前身是圆形的多子槅。这种古老的盛食器早在西汉时期的南越国就已出现。明代末期,一种形似多子槅的攒盒,开始出现在酒席之上,并于万历年间从官场名门流传至寻常人家。进入清代,圆形或多边形的攒盒开始出现,多为天地盖式,盒内隔出数个格子,分盛小吃果脯,有客登门时作款客之用,也有长短方圆惟意自裁的奇巧合璧之作。《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宝玉曾说:“我有个主意。既没有外客,吃的东西也别定了样数……再一个什锦攒心盒子,自斟壶,岂不别致?”

攒盒中蕴含着的人文,是中国千百年生活美学的浓缩,在开合之间,它优雅自生。攒盒上所描绘的吉祥纹饰和鲜艳的颜色,也为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在它身上,烟火与山水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