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日前在京举行。经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本次终评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关强宣布: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河南永城王庄遗址、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陕西清涧寨沟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以及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按年代早晚排列)等十个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全国考古工作会召开,系统提出“大考古”工作思路,推动中国考古学拓展大格局、大视野,谋求大发展。过去的一年中,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考古中国”24个重大项目统筹推进,265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系统开展,1367项基本建设考古项目有序实施,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项目,是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突出代表。这些考古新发现,以更加鲜活的笔触生动展示泱泱中华的悠久历史和博大文明,是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是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其发现和研究已初步构建起沂河上游区域距今10万至1万年的考古文化序列,其构建起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时空框架。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位于福建平潭岛,沿海岸山体东麓背风坡地连续分布,包括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其中,西营、壳丘头遗址发现人骨遗存,人骨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约7300年,初步研究表明,平潭史前人群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族群有较近的遗传关系,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线索。
(记者 尼松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