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新乡 孙静
如图所示这件清代透雕福禄寿纹木如意,长48厘米,木质,略呈S形曲柄,方形柄首。如意通体镂雕缠枝花卉,间以仙鹤、蝙蝠、梅花鹿等纹饰穿插其中。柄首雕梅花纹和菊瓣纹并祥云纹,花丛中雕一只引颈向上飞翔的仙鹤。柄中部在花卉祥云纹之间,雕三只飞舞的蝙蝠,接近底部又雕一只仙鹤。柄尾部,雕一只梅花鹿立于岩石之上。
梅花鹿、蝙蝠、仙鹤是常见的吉祥纹饰,因为鹿和禄的发音相似,代表着富裕;蝙蝠的“蝠”与“福”同音,蝙蝠,谐音“变福”,口彩极好;仙鹤寓意延年益寿,有吉祥、忠贞、长寿之意。所以这三种纹饰一起就代表一种美好的愿望,是子孙满堂、官运亨通、益寿延年的祝福。
如意源于古有雅称“不求人”的搔背工具——“痒痒挠”。魏晋南北朝开始,如意就得到很普遍的使用,开始成为帝王和达官贵族的手中之物。如意的形制以柄首呈曲手掌式为主流,被赋予“回头即如意”的含义。唐代发展为扁平状,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柄首为三瓣卷云式造型。此时的造型就不适合搔背了,逐渐从实用工具剥离。宋代以后,如意已由实用器变为陈设器,并和吉祥图案联系起来。尤其到了明清两代,如意发展到鼎盛时期,因其珍贵的材质和精巧的工艺而广为流行,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吉祥驱邪的含义,成为人们相互馈赠的一种“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