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雨落清明纸

■跃 翔

阳台上那盆银杏木圆形的茎上开始零星地冒出嫩芽,枝头也钻出粉色小花,清明时节又到了。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传统节日。闽南有句俗语:“清明无返厝(回家)无祖。”每逢清明节,漂泊再远的游子都会回乡扫墓、寻根问祖。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站在那小小的山头,立在那一方墓前,再浮躁的心都会得到最暖的安抚,获得一刻的宁静。追思先人,缅怀先祖,思考从何而来、将去何处,与未曾多见的族人相聚,话现状谈未来。

清明节当天一大早,我们便相约驱车前往永久墓园,那是阿炮船长长眠的地方。墓园的停车场A区已满,只能停在B区。灰色的天空挤满厚厚的云,天地之间突然被压得很低很低,仿佛一伸手就能够着云朵。阵阵浓雾从云层中飘落了下来,笼罩着整个墓园,也给前往祭扫的人们披上了一件思念的外衣。人们手提鲜花、水果、清明纸以及扫把,怀揣一兜的话语,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往墓园走去。

我用新买的扫把给阿炮船长的住所打扫得干干净净,阿炮船长肯定欢喜,他生前就是爱干净的人。母亲和爱人忙着摆放供品,儿子用湿巾将墓碑和墓身仔细地擦了又擦,女儿抢着往花瓶里插花。她把清明纸一张张小心翼翼铺在墓身上,再用小石头压着,怕被风给收走了。她时而蹲下来,时而绕着墓走,捡起被风吹落的清明纸,她可不想丢掉任何一张,那是给她阿公用的。她问我墓碑上的字,哪个是她阿公的名字,又端详起墓碑上她阿公的照片。

墓园上空无人机“文明祭扫”的声音将低沉的云雾掰开,太阳露出个脸来,云雾没有散去,很快又将太阳给遮住了,他们在等一场雨。墓园祭扫的人越来越多,给亲人的寄语也越来越多。风儿收到了,把它托给云,云想转交给雨,由雨将清明纸和思念带去给他们远方的亲人。

午饭后,雨真的来了。先是小小的几滴,在云层反复催促下才渐渐大了起来,但也不算很大,淅淅沥沥的,似乎不想打扰路上匆匆出行祭扫的人们。祖父的墓在后腰山,我们一族人打着伞祭扫。男人们忙着除去墓四周的杂草,女人们忙着祭祀,孩子们则忙着在墓身上贴清明纸,还把清明纸挂在墓四周的树上,只是不用小石头压了,雨落在清明纸上,紧紧的。

曾祖、高祖和天祖的墓在将军山,他们都在一起。只是将军山上没有路,不好攀爬。我们沿着早些来祭祀的人们硬踏出来的小路往山上走去,儿子将雨伞当成了登山杖,雨中的山路有些滑,加上又陡,到达墓地时费了些劲。曾祖、高祖和天祖的墓在山顶,而山下是大海,长眠这里日夜涛声相伴。我们一遍遍念着墓碑上曾祖、高祖和天祖的名字,告诉孩子们名字中蕴含的辈分,以及他们这一代的辈分。叔父们开始讲述曾祖的故事,“顺益号”商船的由来和曾祖们驾驶“顺益号”经商的岁月。在墓的后面有块石头,形状像极了一只蹲着的龟,神情淡然,始终凝望着前方,似在守护着,周边则林木葱郁。

我撑着伞站在墓前,看着雨一滴一滴地落在清明纸上,浸湿了墓身。转身望向大海,穿过那雨帘,在雾锁的海面上隐隐约约地瞧见一条船缓缓驶来,船帆上写着“顺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