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聆听地球的“心跳声”

忙碌又充实的工作身影

检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会商分析数据

数据处理及分析

检查地震烈度台站

组织学生参观地震台站

爬上二楼检查雨量筒

“台湾花莲海域7.3级地震,福建、广东等地震感明显……”4月3日,一场有感地震令人记忆犹新,也让我们感受到“地震并不遥远”。尽管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但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群人,倾听地球的“心跳”,为大地“把脉”,为安全“守夜”。

东港路654号,科技楼二楼,石狮市地震办的所在地。4月9日早晨,地震监测工作人员蔡俊鑫一上班,像往常一样,赶在9时前,向省、泉州市地震部门分析报送过去24小时的观测数据,那一张张、一幅幅呈现规律变化的波纹图,正是地球脉动的“心电图”。

“石狮也有地震监测台站!”这一点,鲜为人知。其实,设在石狮的地震监测台站有:福建省地震局石狮祥芝地震台、福建强震动观测台网石狮观测台、泉州市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石狮赤湖台、石光中学地震烈度速报台。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石狮市直接管理的台站为泉州市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石狮赤湖台、石光中学地震烈度速报台。

上午9时许,完成数据分析报送后,蔡俊鑫与同事林键铭前往地震监测台站开展例行巡检工作。石狮赤湖台设在石狮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内,这间外面看并不大的独立小屋,显得孤独又安静,像一个“隐于市”的世外之地,里面却“暗藏玄机”:钻入地下130米的观测井,可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这个台站同时记录着降雨量、气温、气压等气象三要素。蔡俊鑫检查仪器运行、网络传输、UPS电源情况,确认一切正常后,又与同事爬上屋顶检查雨量筒等设备工作情况……

“咦,这是什么地方?”“它是怎么监测地震的?”地震监测站台开门,引起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内军训学生的好奇。在得到准许后,10名学生进入台站参观,面对站内的岩芯架、观测井、监测仪器,睁大了眼睛。蔡俊鑫耐心地为同学们一一进行答疑解惑。

到达石光中学地震烈度速报台,已接近上午11时。这个台站同样是一间独立的小屋,但与赤湖台的地震前兆观测不同,这里监测的是地震烈度,室内贴地设置的一个倒扣着的、像高压锅内胆的黑色仪器,是地震烈度仪。蔡俊鑫蹑着脚小心翼翼地走进去,生怕细微震动影响了监测数据,“仪器十分灵敏,但也非常智慧,能够区别不同的震波,再由地震台的工程师进行专业甄别。”

今年29岁的蔡俊鑫,从中国矿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后,到市地震办工作已三年多,一次次对地震监测站台的例行巡检,早已成为刻入骨子的熟悉。作为一名地震监测工作人员,他与同事们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重复着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工作,“静下来才能听清地球的心跳”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成为他们从清晨到日暮守候百姓平安的承诺……(林恩炳 李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