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系列报道
石狮是一座有着拥军优良传统的城市,一代代人的努力,形成了石狮独特的群众拥军优属、官兵拥政爱民的文化积淀。石狮法院就是这种积淀的典型体现。
1999年3月26日,石狮法院率先在福建省法院系统成立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20多年来,取得显著成绩。2006年12月,维军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解放军政治部授予“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1年,维军庭被福建省高院等9部门确定为“全省优秀涉军维权合议庭”。自维军庭成立以来,共审执结涉军案件196件,为军人军属减免缓交诉讼费117件,金额54.2万元。
成绩的取得,在于一代代法院人积极探索涉军维权工作机制,创新推行“三动三全”涉军维权工作新机制。
能动维权,全过程畅通解纷通道
全过程畅通解纠纷,就是指诉前、诉中和诉后全过程。该院的做法是:诉前多元调解“止讼”,诉中专业审判“化讼”,诉后督促履行“息讼”。
为此,诉前,法院充分发挥老兵调解队员的身份特定优势,加强与老兵调解室的对接互动,提高老兵调解队参与度,采取“情感认同法”做好涉军案件的调解工作。同时,利用法院立案庭驻庭调解平台,发挥驻庭调解员经验丰富的优势,邀请驻石部队、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参与涉军案件的沟通和协调,增强调解合力,助力涉军纠纷多元化解,促成涉军纠纷止于诉前。
诉中则通过专业审判“化讼”。该院成立维护军人合法权益合议庭,针对各类涉军案件始终做到“三优先”原则,即优先立案,在立案大厅开通涉军案件办理绿色通道,为涉诉军人军属提供便捷、专业的立案服务;优先审理,成立“1+1+N”涉军纠纷办案团队,创新运用快判快结工作机制,让涉军案件办理驶上“快车道”;优先执行,组建涉军纠纷执行团队,穷尽查人找物、强制执行等措施,切实提高涉军案件执行质效。
诉后,则开展编码工作,做好涉军司法服务事项的登记、协作、反馈、档案整理工作。同时,落实每案回访制度,由各承办人员在涉军案件审结后一段时间对案件进行回访,及时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义务,确保审判效果,切实提高办案质效。
主动服务,全方位关爱军人军属
“没想到退役军人服务站有驻片法官,真是太方便了!”2022年7月5日,拿到公司支付的2万元经济补偿,退役军人肖军专程到石狮市祥芝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致谢。原来,前不久,肖军所在企业部分岗位停工,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但没有依法支付经济补偿。肖军前往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寻求帮助。该站驻片法官积极走访、核实情况,很快帮助肖军拿到应有补偿。
这是石狮市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所处理的司法拥军问题的其中一例。为主动服务军人军属,打通涉军维权最后一公里,石狮于2022年成立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前移阵地维军权,并通过崇军拥军司法服务中心,实质化发挥多元解纷、普法宣传、联动共建等功能,为涉诉军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全方位司法保障,精准回应军人军属的需求和期盼。同时,充分发挥设立在驻军单位的法官工作室和入驻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涉军巡回办案点的作用,通过驻点办公、就地解纷、接受咨询等方式,为涉诉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提供“家门口”诉讼服务,不断提高军人军属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充分吸收全院优秀人才组建一支司法拥军服务队伍,在精心审理涉军案件、强化军人权益维护的同时,根据军人军属的司法需求,举办“多样化”涉军普法宣传活动,实行“常态化”军地交流,切实提升法律拥军工作成效;在涉军案件办理过程中,依法主动为经济困难的军人军属给予缓减免交诉讼费。在“八一”建军节、春节期间组织维军庭干警看望慰问挂钩村(社区)的困难退役军人,并与驻地部队官兵进行座谈交流,做好对军人军属的情感关怀。
联动共建,全要素营造双拥氛围
2023年5月,石狮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吴志生带领石狮法院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及老兵调解队到泉州海警局石狮工作站开展“民法典进军营”活动,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官兵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自身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
这样的送法到军营活动,石狮法院每年要举办好多次。他们通过与市人武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驻地部队签订共建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沟通、案件通报、纠纷联调、综治维稳、服务保障等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等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合作共建,并密切与驻地部队、双拥办、司法局等多个部门沟通协调,主动升级能动服务,提供一揽子、一系列的“菜单式”司法服务。
同时,邀请部队官兵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旁听职务犯罪庭审,提高官兵的法治思维和法律素养;也组织法院干警到部队学习国防安全知识、邀请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安全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干警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双拥共建的深度融合,赋能司法拥军效应。通过“法润军心”系列活动,不断增进法院与部队的感情交流,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记者 许长财 通讯员 斯琴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