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违规电气焊作业,飞溅的不只是火花 本周观察

黄韵诗/图

近日,泉州消防、晋江消防通报晋江市安平开发区一起厂房火灾警示案例。经调查,上述火灾系因违规无证电焊引起,晋江市公安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吴某谦、陈某伟各处以行政拘留的顶格期限处罚。(详见5月18日《石狮融媒》公微)

违规电气焊作业,飞溅的不只是火花,更是“祸”花。

据媒体报道,有关部门汇总分析历年火灾数据发现,电气火灾数量高居火灾原因榜首,占比高达50%以上。其中,违规电气焊作业是引发电气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一闪而逝的小火花屡屡酿出惊天悲剧,冒险违规电气焊作业夺走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毁掉一家家企业的前程,一次次警醒众人。

根据我国现行特种作业目录,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2023年5月15日,应急管理部发布的最新版《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正式施行,规定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可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同年4月起开展的全国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也将动火等危险作业和电气焊设备等作为重点开展排查整治。

除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外,各地在强化源头管控、“焊”卫安全生产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如,浙江省构建“一芯一码一平台”电气焊全链条风险管控体系,给电气焊设备安上“加芯赋码”,电气焊作业持证上岗自动管控,执行“有证的能开机、无证的开不了机”。在晋江、石狮,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疏堵结合,依托小程序上线“电气焊”服务平台,搭建起企业和特种作业师傅沟通的桥梁,有效提升电气焊作业安全监管能力。

然而,在不少普通百姓、企业管理者看来,“常见”的电气焊作业与常规作业没有什么区别,便以正常管理手段对待,有些人认为自行购买一套电焊设备,就能从事电焊作业。同时,电气焊作业广泛存在于多个行业领域,具有广泛性、专业性与复杂性,涉及的监管部门也较多,容易出现多头管理、存在盲区等问题。因此,电气焊违规行为多的现状无法于一朝一夕间改变,导致引发的事故屡有发生,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殷鉴不远,警钟长鸣。打破违规电气焊作业背后的怪圈,拧紧电气焊安全生产链条,需要企业、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协作,哀之更要鉴之。(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