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母亲的臂弯

●刘荣昌

童年的回忆,一般来说总是让人感到快乐甜美,也许那个时候物资比较匮乏,但回忆里也有着温馨的记忆。试举一例: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三个曾一起分一个不大不小的桔子,还要给尚未回家的父母留两瓣,想一想啊,一瓣桔子对一个孩子来说该有多大的诱惑力呀,那种感觉每每忆起便使我不自觉地面带笑容。

提起童年,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的人或许会首先想起是有关吃的记忆。但对我来说,时常想起的是躺在妈妈怀里听戏的情景。

偌大的空地上搭起一个简陋的舞台,意味着很快就有戏看了。有戏的当天,我们都吵着快吃晚饭,好去那里占座。我催着妈妈甚至帮着妈妈吃完,然后妈妈就拉着我的左手,顺着熟得可以闭着眼走的小土路去看戏。她的左手和我的右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板凳,板凳很小,只能坐屁股的二分之一,那是木匠爸爸用木板下脚料加工出来的“杰作”。

到了露天戏场,我们都想往前坐,但前几排早已被人占据了,特别是不少附近人家的孩子,他们早早地就把凳子放到前排以便占据最佳位置。

其实,坐在五六排也挺好。那时候我的眼睛极好,可以看到台上演员的一举一动甚至眼神的变换。台上演的都是现代剧,我还记得两出戏,一出叫《朝阳沟》,一出叫《人欢马叫》,都很好看。台上的汽灯很亮,招来了很多蚊子和不知名的大小虫子,围着灯冲撞嬉戏。

我坐在妈妈旁边,并不是很老实,偶尔也会找借口到场子外围和小伙伴们疯跑几圈,或者干脆到后台看演员涂胭脂抹粉,直到被人家呵斥后,我才捂嘴偷笑着跑回妈妈身边。

于是继续看,我最爱看的是戏中的“小媳妇”银环,她穿着一件大格子的橘黄色和浅蓝色搭配的外衣,辫子长长的,甩起来特别洒脱,尤其是那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似乎会说话。看到她干活那样辛苦我会流眼泪,心里也跟着难受。

戏热闹开场后的一些情节比较平淡,使我顿生困意。只要我脑袋一歪,妈妈便知道我开始打瞌睡了,于是,她轻轻抱起我,把我身下的小板凳和她的那个放到一起,坐好,再把我放到她的怀里。这样的动作往往会使我清醒一下,躺在妈妈怀里,我会睁开眼向上看看,天上的星星闪着亮光,眨着眼睛。看了一会星星,我便在妈妈的臂弯里睡着了。

我睡得其实并不沉,耳边还会听到琴弦锣鼓和极具特色的唱腔。等戏到了高潮部分,妈妈便会唤醒我,我忙睁开眼睛,看到台上最后是大团圆结局,心里踏实了许多。马上就要散戏了,妈妈自然不会让我再睡,便把我放下,准备回家。

因此,一出戏,我往往只看了开头和结尾,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妈妈的臂弯里迷迷糊糊地听戏。

近读孙犁先生的《铁木前传》,在结尾处,先生写道:“童年啊,你的整个经历,毫无疑问,像航行在春水涨满的河流里的一只小船。回忆起来,人们的心情永远是畅快活泼的。”孙犁先生说得极是。只是这些童年永远回不来了呀,唯此,我们才会一次次地回忆。如今,我已人到中年,母亲亦于三年前去世。忆童年,最忆是母亲的臂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