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毕业典礼的仪式感,不在“排面”在“内涵”

生活需要有仪式感,毕业典礼同样需要仪式感。又到一年毕业季,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毕业典礼作为学子们告别校园、迈向新生活的仪式,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期待。不过,一些学校特别是幼儿园的毕业典礼,“阵仗”不小,但不太对味。

近期,不少幼儿园纷纷举办毕业典礼,引起家长们褒贬不一。有人称,一些幼儿园将毕业典礼放在高级酒店、大型商场举办,还要求家长和孩子盛装出席,毕业典礼成了“名流酒会”“攀比现场”;还有的幼儿园组织拍摄“豪华毕业照”“博士服”“博士帽”……光衣服就好几套,很“高级”却挺费钱;还有家长说,为了准备幼儿园毕业典礼,苦练节目、准备活动、布置现场,孩子、老师、家长都很累……越办越有“排面”的毕业典礼,真的有必要吗?孩子们真能理解其中含义吗?

在笔者看来,毕业典礼的仪式感,不在于外在的排场和形式,而在于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毕业典礼作为一个重要的生命节点,是对学生过去几年学习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人生道路的期许和祝福。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毕业典礼的内在价值,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排场。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毕业典礼同样承担着教育和塑造的作用。幼儿园阶段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当然培养同伴之间单纯的友谊也十分重要。毕业典礼上适度的仪式感有助于记录孩子成长的瞬间,但过度追求物质,可能会让孩子迷失自我、产生攀比之风,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适度有益的毕业典礼,有益于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毕业典礼还是一个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可以通过毕业典礼得以展现和传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历史和传统,更要注重创新和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毕业典礼。这样的毕业典礼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当下,各类花式毕业活动并不鲜见,但要控制好“度”,如果各类毕业典礼(包括拍毕业照)的形式远大于内涵,流程复杂到妨碍真情流露,那显然没有实现这些仪式应有的“仪式感”。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细节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用真诚去表达对毕业生的祝福和期望。只有这样,才能让毕业典礼成为一个真正有意义、有温度、有价值的仪式活动。

(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