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我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福建省高正种苗科技渔旅产业园一期工程,首批投放于海洋牧场网箱的260万尾大黄鱼已经进入成鱼期,7月16日起开始捕捞上市。
7月18日晚,运载着200多斤大黄鱼的渔船缓缓停靠在永宁镇梅林码头。数名打包工人上船,麻利地把刚刚捕捞上岸的大黄鱼有序地装进泡沫箱里,进行冷鲜包装。当晚,这批大黄鱼就被发往福建区域的数家海鲜批发店铺,同时生鲜货车也会把活的大黄鱼送往海鲜馆。高正种苗科技渔旅产业园胡经理告诉记者,产业园目前还处于销售开发市场的阶段,黄花鱼都是现捕捞现包装,目前除了接到本省的订单外,还有浙江温州等地的海鲜批发商也慕名下单,仅7月16日至18日这3天的发货量就达到800多斤,分0.4—0.6斤、0.6—0.8斤、0.8—1斤、1—1.2斤4种规格,价格在40元至100元之间。
记者了解到,2024年2月18日,该公司购买了260万尾规格在125克至175克的“岱瞿族”大黄鱼,分4次投放在13口网箱中,每口网箱投放20万尾。经过合理的养殖,大黄鱼于7月中旬顺利进入市场。近期,产业园工作人员还在海洋牧场的网箱中投放了近100万尾野生泥猛鱼鱼苗进行测试,种苗基地一期自主培育的首批80万尾石斑类鱼苗长势良好,鱼苗体长接近8至10厘米,也将于近期投放海洋牧场深海网排养殖。
(记者 洪亚男 郭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