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周渔璜的杭州之旅

●谢天义

康熙四十四年(1705),周渔璜受委派赴浙江杭州任乡试主考官,他身负重任,不敢懈怠,日夜兼程。前来迎接他的秀才们用事先准备好的对子试探来者是何等人物:“洞庭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一心想难倒他并让他当众出丑,同时也试探来者的学识是何等级。须臾,周渔璜便脱口而出:“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着实令这帮秀才领略到主考官的真才实学。

周渔璜第一次来到“人间天堂”,尚未见识这里的山清水秀,想必打算好好地逍遥一游。这一天,周渔璜及随从来到碧波洞,刚从洞口走出,便有一伙杭城学子在此等候,并给出了上联:“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周渔璜不假思索便对出下联:“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至此,杭州这群学子才消停下来,明白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位主考官并非等闲之辈。

周渔璜,名起渭,字渔璜,号桐埜,别号载公。出生于康熙四年(1665),贵州清岩人,是一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著名学者和诗人,是翰林院院士。周渔璜曾参与编撰《康熙字典》和《贵州通志》,著有《桐野诗集》。周渔璜在清初的中国诗坛极负盛名,被誉为“西南巨儒”。

古代会考通常都是在临考之前才把考题公布给考生,但是这次却与众不同,周考官别出心裁,令人拿一把大剪刀往房屋正中脊梁插去,令许多考生不知所措,这时候考官才告诉这些考生,这就是今天的考题。

周渔璜出的这道题暗喻了《千字文》里面的一句话:“起翦颇牧”,与“奇剪剖木”。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主考官的用心良苦与文学的奇妙魅力。

在《千字文》里,“起翦颇牧”说的是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他们分别指的是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这次杭州乡试主考官的考题令这些学子吃尽苦头,等到收卷的时候,大部分人交了白卷,有一些人胡乱答题,只有极少数人答对了这次乡试的考题。

周渔璜的杭州之旅,令他终生难忘,同时他也带着遗憾离开了这座令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