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大徽小章落算盘

图1 古代科技发明——祖冲之纪念章

图2 北伐纪念章

图3 商业部珠算比赛一等奖章

图4 全国首届珠算科技知识竞赛宁夏赛区第一赛程优胜奖章

图5 全国首届珠算科技知识竞赛第一赛程优胜奖章

图6 中国珠算协会成立10周年奖章

图7 庆祝中国珠算协会成立20周年 全国优秀珠算教师奖牌

图8 珠算少年文创纪念章

图9 海峡两岸”状元杯“数学珠心算友谊赛纪念章

图10 澳大利亚制造中国算盘纪念章

■贵州龙里 周继厚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用手动操作进行数字运算的一种方法。珠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珠心算是建立在珠算基础上的新型启智科学,是现代珠算文化的重大创新和发展。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将每年8月8日定为“世界珠算日”,其宗旨是凝聚世界珠算界力量,共同建立制度,促进珠算的再发展。2013年,中国珠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有关珠算的明确记载,源自东汉徐岳《数术记遗》中“珠算”一词。到宋代,珠算已十分发达,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就绘有一把算盘。到了明代中后期,珠算已取代筹算而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主要计算方法。其计算体系与文化体系从古至今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商业、军事、历法、天文、科技、艺术融为一体。看似平淡无奇的小算盘,其文化底蕴深厚,在民俗、语言、文学、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都能看到它鲜活的身影,在徽章中也必然会留下珠算文化的踪迹。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第七位,对数学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祖冲之纪念章,正面图案浮雕祖冲之头像、圆周率计算方式图等,采用“脑洞大开”的构思设计,背面上方镶嵌小巧玲珑的如意银质算盘,四周为数字及数学进位制推算演化,展现了祖冲之借助算盘工具而取得的杰出科技成就。

图1为古代科技发明——祖冲之纪念章,铜质,直径8厘米。

抓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小儿周岁时,通常要订制抓周佩饰作为礼物,外形如同竹编筛子,在方寸之中焊接微缩錾刻的象形物件,如算盘、剪刀、书本、元宝、毛笔、瓢勺等日用品,并准备好以上物品,举行抓周仪式,预测小儿的前途和性情,如若选择算盘,代表计算能力突出,意味着孩子长大后善于经商。反映长辈们舐犊情深,又有悠长的人伦趣味,寄托了对小孩前途的厚望。

1926年5月,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锋,开赴湖南,揭开北伐战争序幕。北伐军进入湖南后,受到湖南社会各界民众的欢迎,并制作北伐纪念章赠给北伐军,章上绘有铁锤、镰刀、步枪、书本、算盘图案,分别代表工、农、兵、学、商各界革命民众。

图2为湖南革命民众敬赠北伐纪念章。

新中国成立后,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均将珠算列入必修课。各地为普及珠算教育,还开办各种珠算培训班,举办不同层次的珠算比赛。

图3为商业部珠算比赛一等奖章。

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引下,中国珠算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简称“中珠协”)从1979年10月成立到2024年3月的45年间,已延续十届,推动了珠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珠协会徽中间绘算盘的算珠,算盘珠轴构成“中”字,外围为双手捧珠构图,整体构成一个变形的“国”字,表明“中国珠协”的寓意。

中珠协不仅广泛开展珠算教育培训、咨询工作,还制定珠算比赛办法,组织举办地区性、全国性的珠算比赛。

图4为全国首届珠算科技知识竞赛宁夏赛区第一赛程优胜奖章。图5为全国首届珠算科技知识竞赛第一赛程优胜奖章。

图6为中国珠算协会成立10周年奖章,背面铭文“中国珠算协会”“1979—1989”年。

图7为庆祝中国珠算协会成立20周年全国优秀珠算教师奖牌,直径6厘米,背面绘算盘图案,镌铭文“中国珠算协会颁”。

珠心算教育具有促进少年儿童动手动脑,培养和造就少年儿童数学能力与认知能力的独特价值。在2023年开展的“指尖上的智慧”珠算文化展演活动中,为激发少年儿童学习珠算的热情,组委会精心设计制作珠算少年文创系列纪念章,受到珠算少年们的喜爱。

图8为珠算少年文创纪念章。

由中珠协等联合发起的“海峡两岸珠心算通信赛”,从1992年起至2024年,已连续举办32届,累计参赛人数超过百万人次,对促进珠算的推广普及工作,弘扬中华珠算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图9为海峡两岸“状元杯”数学珠心算友谊赛纪念章,背面绘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图景。

中国珠算不仅在国内传承,早在明代便已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地,20世纪60年代又远播美洲、欧洲、澳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000多年来,“丝绸之路”一直是连接中国、中东和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而中国算盘则是贸易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2019年,澳大利亚制造“中国算盘纪念章”,该章采用仿古工艺,中间“透明视窗”设计为活动的算盘,周边则刻绘丝绸、香料、陶瓷、食品等货物和骆驼队,堪称中国“丝绸之路”的缩影。

图10为澳大利亚制造中国算盘纪念章。

珠算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一把算盘,就有一个故事;一枚枚徽章,传递着博大精深的珠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