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信仰的光辉

□邱欣怡

高一期末考后,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告别吧》这本书,一眼就被其绚丽多彩的封面吸引,赤红的落日、橘黄的晩霞,几只气球带着一道黑色人影徐徐升上天空。而后,我沉浸在书中,看到了别开生面的新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步,生长在一个特殊的日本家庭,过于自我的母亲和性格怪癖的姐姐常常吵架,包容大度的父亲在种种事后离开家庭。就这样,步裹挟在不安的家庭氛围中,渴望离家生活。成年后的步有了一段舒心日子,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却又在蹉跎中消失殆尽。反观母亲、父亲、姐姐、朋友,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书中写道:“向过去的自己告别吧,你是为自己活着。”并反复提到“人要有自己的信仰”。步的性格其实是现实中大部分人的写照:习惯于洋洋自得,却总是恶意看待他人;明明厌烦对方,却又表现得唯唯诺诺。步不肯相信姐姐能获得幸福,认为她永远不能像常人一样习于安定。姐姐看出了步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步,你只是习惯和别人比较,拿自己和我比,不愿接受曾经古怪的我现下比你好的现实。”

人要有自己的信仰,可信仰究竟是什么?步的父亲的信仰是清贫寡淡的生活,母亲的信仰是与父亲一起追寻幸福,姐姐的信仰是中国西藏寒冷之境的油酥花。信仰,让他们安定而执着地活着。信仰可大可小,我认为信仰是让我们热爱生活、为自己而活的契机。

人要有自己的信仰,步到最后才明白。步一直埋怨母亲的不负责、父亲的漠然、姐姐的歇斯底里。他困于儿时的不幸,被自以为是的不幸所禁锢,早已忘记向前迈步。他不知道的是,父母一开始给他起这个名字,便希望他能够一直向前,也让父母唤他名字的时候能萌生向前的动力。

人要有自己的信仰,我认为书是我信仰光辉中的一部分,它们充斥着我的身体,丰满了我的羽翼。也许有一天我会忘记这本书,忘记步这个人,忘记曲折戏剧的情节,但捧着书的那个月夜,窗旁阵阵清风和蝉鸣,还有痛哭流涕的我,我难以忘却。有这样一句话:我可能不记得我读过的书,但是没关系,那些书已经成为我的骨肉,我流淌的血液,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余后的生活。

人要有自己的信仰,向过去告别,为自己而活。这是我从《告别吧》这本书中学到的最深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