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狮市中医院是石狮首家糖尿病 “三师共管”试点建设单位

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 李灿东指导查房

泉州中医院心病科主任 叶靖指导查房

中医内科医生 为患者穴位贴敷

中医内科医生 为患者刮痧治疗
中西医协同发展,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近年来,石狮市中医院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中西医协同为基础”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中医内科学科建设,创新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为石狮医疗事业注入了新活力。
该模式融合西医精准诊断、治疗手段优势和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优势,在推进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工作上优势明显,有力增强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1 探索中西医 协同的发展路径
2021年3月,石狮市中医院中医内科成立,次年5月,中医内科病房成立。自建科起,科室大力整合中西医优势资源,推进中西医结合诊疗,探索实践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发展至今,中医内科积极凝聚中西医人才力量,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截至目前,科室已拥有1名副主任中医师、4名主治中医师,其中,硕士研究生有4名。
借力医共体的优势,中医内科与石狮市总医院肾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等科室取得深度合作,邀请总医院专家定期来到科室病房开展中西医结合联合查房工作。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总医院专家从西医角度出发做出精准诊断,中医院专家从中医角度出发做出辨证施治,患者能享受到更加全面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科室还积极对接福建中医药大学李灿东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团队以及泉州市中医院等各领域专家,指导临床诊疗工作,让患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当前,泉州市中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叶靖定期来到中医院内科病房开展教学查房工作,带动医师队伍的临床诊疗技术水平提高。
2实现“1+1>2”的 治疗效果
中西医协同发展,既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也大幅提升了石狮及周边患者的就医体验。
日前,市民刘阿伯因“黄疸”问题入住石狮市中医院中医内科病房。此前,刘阿伯已在其他医院诊治一个多月,但黄疸指标始终居高不下,以致身体出现巩膜黄染、腹胀、纳差、大便不成形、双下肢无力等症状。
将刘阿伯收治后,中医内科立即启动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刘阿伯研究制定治疗策略。西医方面,邀请石狮市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郑联坵进行指导,制定保肝、利胆、退黄方案;中医方面,邀请泉州市中医院心病科主任医师叶靖开展查房,通过“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的方式,结合制定中医汤药辨证施治口服及穴位贴敷方案。很快,在中西医协同攻关下,刘阿伯的症状得到缓解,病情出现好转。
“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发挥中医扶助正气、调整全身脏腑机能的优势,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石狮市中医院执行院长李灿新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得当,往往可收到“1+1>2”的效果。“在现代医学的发展历程中,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体验的重要途径。”
3 创新“三师共管”的 诊疗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如今,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这类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较多,腹胀、食欲差、下肢无力等主观症状也比较多。”李灿新说,为此,石狮市中医院以中医内科为主阵地,将中西医协同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拓展到更多疾病领域中。
其中,在糖尿病防治领域,石狮首个“糖尿病逆转门诊”——“陈淑娇主任医师糖尿病逆转门诊”于2023年12月就已经落户石狮市中医院。此后,中医内科积极组建糖尿病“三师共管”团队,打造由内分泌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健康管理师组成的多学科协作团队诊疗模式,提高糖尿病防治效果,达到预防并发症、优化生活质量的目标。
据悉,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由杨叔禹教授于2012年在厦门创立,以糖尿病专科医师、中医师及健康管理师共同诊疗、线上线下持续性管理为特色。该模式不仅实现了对糖尿病预防、治疗和管理的有机结合,而且改变了以往中西医各自独立的诊疗现状,开创了中西医协同诊疗的新模式。
今年6月,2024全国糖尿病基层防治大会暨糖尿病三师共管大会在厦门举行,国内外知名专家为糖尿病“三师共管”中西医协同诊疗模式试点建设单位授牌。石狮市中医院成为石狮首家糖尿病“三师共管”试点建设单位,由中医内科具体承接项目建设。
当前,中医内科正以此为契机,结合中西医协同发展路径,以糖尿病“三师共管”门诊服务为抓手,建立“三师围绕患者管,指标症状一起看,提升基层上下联,线上线下不间断”的工作协同机制,针对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其他代谢疾病,开展规范化、中西医结合、连续服务,逐步形成基层糖尿病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服务机制。
“以糖尿病防治领域作为‘开路先锋’,我们还将及时总结‘三师共管’的运行经验,复制模式并广泛应用至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工作中,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李灿新表示。
(记者 黄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