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最好的流量,在那绿水青山间 时评

前有泉州第402种鸟类西黄鹡鸰现身石狮湿地公园,后有“中国最美小鸟”栗喉蜂虎连续四年到石狮“安家”。过去一周,石狮鸟类“朋友圈”可谓双喜临门。巧的是,演员李现因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拍摄鸟类照片被生态环境部点名表扬,成为这个春季破圈的现象级讨论,各地文旅纷纷“喊话”李现,邀请他去当“花鸟使”!

浙江文旅率先喊话,“西湖、西溪湿地候鸟已就位”;云南文旅暗藏心机,“热带雨林的绿孔雀比北京鸭子更有看头”;湖北文旅大打乡情牌,“荆楚观鸟地图等君归”……各地文案创意频出,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具象的视觉符号,形成“跟着李现去观鸟”的潜在旅游线路。相较传统文旅宣传方式,李现“打鸟”这种沉浸式、场景化传播,更容易激发游客的情感共鸣与实践效仿。清博科技在《李现“打鸟”破圈启示录》一文中评价,“传统文旅推广成本高达百万级,而此次事件中,各地仅通过社交媒体互动便实现千万级曝光”。

当镜头里的飞鸟振翅掠过政务微博与明星超话的边界,这场破圈事件已然超越娱乐范畴,不仅带动公众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更引发了“观鸟文化”背后的情感共鸣,甚至创新了城市生态旅游的推介方式。李现“打鸟”现象破圈,也让各地政府意识到,生态环境本身,就是具备强竞争力的“城市IP”。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最好的流量,永远生长在绿水青山之间。”

生态环境好不好,野生动物来投票!石狮刚“上新”的西黄鹡鸰,不仅是泉州最新记录,在福建也极为罕见,吸引省内多地观鸟爱好者前来“打鸟”;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喉蜂虎已连续四年来到石狮峡谷旅游路“安家”,这里成为栗喉蜂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纬度最北的繁殖地。近年来,石狮通过推进互花米草整治、变稻田为“候鸟食堂”、栗喉蜂虎栖息地修复等项目,引来众多生态“贵客”。目前,石狮已观测记录到的鸟类有216种,其中包括白鹤、黑脸琵鹭、彩鹮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黑翅鸢、红隼、岩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9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标配,鸟鸣枝头、鱼翔浅底也是重要标识。这些年,石狮鸟类“朋友圈”不断扩大,不仅表明石狮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也为生态流量与美丽经济同频共振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机遇。因此,石狮应在“生态+观鸟+旅游+研学”上迈开步伐,丰富生态旅游内涵、提升生态旅游体验,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吾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