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08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篇

风炉山下 华侨古厝里的革命斗争故事

杨华民指着对面的阁楼说,这就是当年地下革命活动秘密开会的地方

杨竹志

杨竹志家的古厝

1950年5月,时任晋江县人民政府第八区(石狮)副区长的杨竹志(二排右二站立者)升任泉州桐山区区长,战友们聚集在新湖村外的小塔边合影留念,欢送杨竹志

从石狮奥园上林苑小区对面的一条小路走下去就可以看到一座红砖古厝,两落五开间,它是金曾社区厝头旅菲华侨杨子池的古厝,建于1937年。上世纪40年代,这座古厝是石狮市地下党开展活动的据点,这里曾经演绎着怎样的革命斗争故事?古厝的第三代子孙杨华民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段往事。

杨竹志回到厝头传播革命思想

风炉山位于石狮市东南郊,是石狮市与晋江市的界山,这座华侨古厝就坐落于山脚下的金曾厝头,周边道路四通八达,为过去地下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万一走漏消息或暴露身份,便于转移。解放前,厝头村只有60多户,人口300多人,全村都姓杨,邻里和睦,群众思想单纯,这也为地下革命培养了群众基础。

“说起这座华侨古厝的革命斗争史,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我的三叔杨竹志。”今年70多岁的杨华民说。上世纪40年代,杨竹志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他在这座古厝里开展革命活动,带动厝头村许多年轻人为石狮迎来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杨竹志,原名杨孙昭,1925年4月出生,父兄三人在菲律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哥杨孙炎回乡照顾一家老少。此时杨竹志辍学在家,他勤奋自学,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积极接受进步思想。1946年1月,杨竹志考入厦门集美学校,同年2月由许新识和洪遂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6月担任集美学校工委书记,时年22岁。

1946年仲夏,杨竹志返回厝头村的古厝里,他从学校带回各种宣传材料和进步书刊,每当夜幕降临,他就在家中厅堂或者厝头祠堂宣讲解放战争的形势,号召父老乡亲拥护中国共产党。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发动,很快涌现出杨孙必、杨孙怀、杨孙速等一批血气方刚的积极分子,并成为厝头村第一批党的地下群众。暑假结束后,杨竹志返回集美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同这批地下群众保持联系。厝头村的地下革命活动,从此拉开了序幕,杨竹志家的这座古厝也成了当时地下党革命活动的聚集场所。

哥哥杨孙炎也参与地下革命斗争

厝头基点村的建立和发展,杨竹志的大哥杨孙炎功不可没。杨孙炎是有文化的归侨,社会交际较广,被推选为乡民代表。自大哥从菲律宾返乡,杨竹志就经常向大哥宣传革命思想,鼓励他看进步书刊,大哥很快便全力支持地下党的革命活动。杨孙炎以乡民代表的身份作掩护,为地下党的革命活动提供方便,为经过厝头村的地下党同志安排食宿,并把搜集的敌人活动情况及时转告地下党,成为热心参与地下斗争的革命群众。

1948年11月间,时任集美学校工委书记的杨竹志已毕业,他回到石狮担任中共石狮支部书记,常住厝头家中。其妻子周秀卿1946年参加厦门地下党活动,1948年8月入党后,随杨竹志来厝头村协助工作,厝头村民都叫她“周的”,她擅长宣传工作,字又写得好,刻印宣传材料都由她一人负责。这段时间,地下党在厝头村的活动更加频繁,很多会议都在厝头村召开。

为了方便接待过往的地下党同志,杨孙炎专门腾出二间大房间供地下党使用。闽中地下党负责人黄国璋、许集美、郑种植经过石狮时都曾多次在此停留。石狮地下党的蔡敦远、蔡友炳、许友山、黄际笔、傅维仁等同志也经常来厝头村与杨竹志、周秀卿商谈工作。每当同志们来厝头村时,杨竹志都会安排大哥杨孙炎负责后勤接待,杨孙必、杨孙怀、杨孙速负责警戒,确保地下党同志的安全。

组织迎接石狮和平解放

1949年5月,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解放全中国已指日可待。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49年5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决定组建中共石狮区工委,杨竹志任书记,蔡友炳任组委,周秀卿任宣委。区工委活动范围除镇区外,还包括厝头、林边、梧坑、秀茂、荆山、塘后、霞泽等周边村落。按照区工委的要求,厝头村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地下党筹款备粮,收集械斗失散民间的枪支弹药。杨孙炎家把大部分房间腾空,随时准备供地下党使用。

1949年7月初,厝头群众为了配合区工委大搞宣传攻势,在周秀卿的带领下,组织10多名骨干通宵达旦油印宣传材料和书写标语传单,同时由杨孙必、杨孙怀、杨孙镖、杨孙速带领10多人进入石狮市镇区,先在马脚桥杨孙炳(厝头人)开的百货店集中,傍晚时按原定分工把标语传单贴遍大街小巷,大大鼓舞了群众。

1949年8月,为了随时配合石狮地下党的行动,厝头村挑选10多名身强力壮的积极分子在杨孙炎家的大厝过夜待命。9月2日上午接到石狮区工委的通知后,由杨孙必、杨孙怀、杨孙镖、杨孙速等10多人组成的小分队,全副武装,带领20多人到林边和各基点村队伍会合,随大队人马到石狮体育场,接应和欢迎林维宣带领的泉州团队二中队和平解放石狮。这一天中午,泉州团队二中队20多名队员安排在杨竹志家吃咸饭。“他们穿黑色军装,戴的八角帽上嵌着红五星帽徽,胸章白底红边黑字,写着醒目的七个字——闽中人民游击队。”杨华民记忆犹新,这是厝头村群众第一次看到人民军队,这一天迎来了石狮的解放。

(王秀婷 郭雅霞 文/图)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