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生热线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闻实验室

夏季海边踏浪 遇险事件渐增

今年6月以来,我市已发生多起游客溺水、被困礁石事件;海岸线安全再敲警钟

尽管并非周末,傍晚的红塔湾游客依然众多

安捷救援队员现场值守

安捷救援队员及时营救遇险游客

两名男子黄金海岸游玩,不懂潮汐规律被困礁石;红塔湾海浪卷走两名游客,救援队及时营救……6月以来,我市红塔湾、黄金海岸海域已发生多起游客溺水、被困礁石事件,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给海岸线安全敲响了警钟。

有关数据统计,2020年石狮全市救助溺水、被困礁石群众近百人次。那么,今年是否涛声依旧,如何让海边遇险事件降下来,让海岸线既美丽又安全?

夏季来临险情多发

查阅近期本报相关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海边遇险事件逐渐多了起来——

6月1日12点左右,两名贵州籍男子到永宁黄金海岸游玩,因不懂潮汐规律被困礁石,幸得永宁边防派出所民警及安讯救援人员相救;

6月13日傍晚,三名女游客在红塔湾游泳时被海浪卷走,幸得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救援队员营救,转危为安;

6月14日(端午节)晚上9时许,两名外地游客在红塔湾海域下水游玩时,不慎被大风浪卷走,安捷海岸救援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迅速赶往现场并将两名游客成功救上岸。

上述只是有记录的海岸救援事件,还有一些并未记录。

来自石狮市安办的有关统计数据,2020年石狮全市救助海边溺水、被困礁石群众近百人次。从相关事件的类型来看,黄金海岸因礁石多,发生意外的以游客被困礁石为主,而红塔湾则以溺水居多。

海岸救援渐成体系

石狮的海岸线长达67公里,部分海域海况复杂,溺水事件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石狮市及沿海五镇越来越重视海岸线安全工作,由渔船民、海泳爱好者、志愿者等力量成立的海岸救援队伍渐成体系。

这些队伍包括: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石狮市祥芝渔港义务救援协会、鸿山镇游泳协会海上救生队、鸿山镇海豚志愿者协会、港兴海上义务救援中心,等等。以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分别在黄金海岸、红塔湾、观音山以及晋江衙口四处海岸线派驻救援队伍,覆盖了石狮范围内主要海滨浴场。

“从5月份开始,开始派驻救生队员;从6月份开始,实现每日值守,不论刮风下雨,一直到秋天。”泉州市安捷海岸救援服务中心队长林谋国告诉记者,每年所在中心在石狮救援溺水、被困人员平均六七十人次。除海上救援任务外,该中心常态化开展海岸巡逻劝导、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并向群众和游客提供气象、水温、海潮、暗流等险情信息提醒,预防海岸溺水事件发生。

遇险事件成因分析

尽管我市海岸救援力量已成体系,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海岸安全,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分析近年来我市海岸溺水、被困礁石事件的原因,可从主观意识与客观条件两方面来阐述——

一方面是群众(游客)海岸安全意识仍不足。海边溺水事件,早已有之,夏季更甚,溺水者既有未成年人,也有成年人。缺乏海上安全意识,有的甚至连游泳圈都不带,有的认为就在海边戏水不会出大事;对事发海域海况不了解,多为外地游客等,可以列举出一大堆原因。

另一方面是自然地理条件及海况存在一些危险区及时段。以红塔湾为例,海水顺时针回流,礁石区域暗流涌动,容易形成漩涡,不知情的游客,不仅会遇到被浪打冲撞到礁石的情况,而且极易卷入漩涡。同时,在退潮时分,游客稍不注意就会被退潮的海水带入深海区,因水性不足难以游回岸边。

“还有一个是台风因素,有一次台风来的前一天,我们救了10多人。”林谋国告诉记者,每当台风来临,海况就会发生明显变化,风大浪急,值守的救援队员都会提醒游客不要下海游泳,但还是有游客不听劝告。

海岸管理仍需加强

人的主观因素需要养成与引导,有的甚至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不得不从海岸安全管理上下功夫,去补缺补漏,尽量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永宁红塔湾发现了一些新变化。海岸线各主要入口通道处均设置了安全提示牌并注明紧急救援电话,沙滩上建设了瞭望台,可实现海岸瞭望及提醒播音等功能。当然,退潮时段,值守的安捷救援队员必须不断向潮间带移动,一旦有险情发生,实现最快救援。安捷救援中心在红塔湾投入约10名救生队员、一部救生快艇,以及救生浮标、救生衣等救援装备。接下来,安捷还要设置潮汐时间对照表、危险区域图示等警示标志。

不过,一些工作还需要景区管理方面来加强。毋庸讳言的是,红塔湾虽为海域浴场,但属于公开海域,除绿化、停车、餐饮之外,目前尚未形成景区化管理,无危险区域划分与防范,无现场安全宣传与引导,完全依靠社会救援力量开展工作还不够。有关人士指出,景区管理方及辖区镇政府应该给予社会救援力量更多的硬件及场地支持,发挥安全管理主体作用,完善景区安全配套,提高沿海岸线安全系数,给最美海岸线补上安全短板,增添安全内涵。

今年端午节当天,永宁红塔湾游客数量达3万人次,黄金海岸也是人头攒动。接下来即将进入暑假以及台风季节,游客只会越来越多,溺水风险依旧存在,人们不忍再看到一个个溺水者“前赴后继”,不愿再看到溺水事件成为新闻。

(记者 林恩炳 颜华杰)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