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以来,我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好书:吴承恩的《西游记》,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法布尔的《昆虫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而我的最爱是《朝花夕拾》。在众多优秀作品中,唯独它让我回味无穷,内容不多,却令人百看不厌。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第一篇——《阿长与〈山海经〉》。正是这一篇,引起了我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让我忍不住想要探索整本书的内容。第一篇讲了作者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长妈妈的形象,起初是令人厌烦,而最后却让人肃然起敬,是个典型的封建妇女的形象。长妈妈迷信,唠叨,满肚子麻烦的礼节……作者是带着嫌弃的笔触写长妈妈的,我读着读着,竟从心底里升起了对长妈妈的不耐烦,可见鲁迅先生的文笔之厉害。后来,长妈妈虽不大识字,却给“我”买来了念念不忘的《山海经》……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这时,我也才深刻意识到,长妈妈并非“迷信”。这里的迷信指的不是贬义的封建社会所传播的风气,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情意,她在用她所知、她所能做的方式在关心关爱着“我”。这是多么别样,又不易被发现的爱啊!同理,长妈妈的唠叨正如生活中我们的母亲那般,我们会厌烦甚至顶嘴,但正是这,给生活增添了烟火气。我越想越觉得长妈妈善良、朴实!
在生活中,我母亲总是起早贪黑地忙碌着。清晨,她早早地准备好早饭,送我上学后,还要送妹妹去小学。夜晚,我上完晚自习到家已快十点,母亲每晚都坐在客厅等我回家。然后问一句:肚子饿了吗?想吃点什么?我去煮。
因为我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承担了所有的生活琐事。采购柴米油盐是她,洗衣做饭打扫房间是她……跟绝大多数的家庭主妇一样。可是,她还有自己的朝九晚六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母亲重复着这些家庭琐事。我们都觉得只要是个人都会觉得厌烦、枯燥,但我从来没听过她一句抱怨,至少在明面上,她总是给我一种家庭主妇很轻松的模样。
这便是我的母亲!跟长妈妈一样,不善言辞,对子女、对家庭的爱都表达在行动中,体现在生活里。我想,鲁迅作品的最后,“我”对长妈妈是尊敬的,是感激的,正如我现在的心情一般,虽五味杂陈却又有些释然!
(石狮市华侨中学初三16班 周思婷 指导老师:钟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