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
第03版:夕阳红·文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老人沉迷手机 亟待全社会正视与呵护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中老年朋友大量触网,微信、抖音、直播……五花八门的平台让很多老年人乐此不疲,不少中老年人甚至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最近,#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连日来,记者进行走访时,不少市民发出这样的感叹:“曾经沉迷网络游戏的‘网瘾少年’有多么让父母们头疼,如今的‘网瘾老人’就有多么让子女们哭笑不得。”

老人触网一发不可收拾

家住市区、今年68岁的蔡大姐自从有了智能手机,生活完全围绕网络展开,这让子女有些不知所措。“当时给母亲买智能手机,就是让她紧跟时代不落伍,可是没想到她却到了痴迷的程度。”蔡大姐的女儿对于母亲过度依赖手机的状态十分无奈。她告诉记者,自从母亲成了“低头一族”后,每天就抱着手机转,以前爱跳广场舞现在也不出门了;以前爱和闺密一起逛街购物,如今学会了使用手机App购物,出门的次数越来越少……

事实上,像蔡大姐这样的老人不在少数。市民苏先生表示,自己近来也多了件烦心事:年近七旬的母亲成了手机不离手的“网瘾老人”。据其描述,母亲只要手头没事,隔上几分钟就会拿起手机来看看,最夸张的是,晚上躺在床上不睡觉刷手机,怕费电还把灯给关了。他和妻子担心母亲长期下去,身体会出毛病,就好言相劝,但丝毫不起作用。“母亲常常是左手刚放下手机,转身一看右手又拿了起来。”苏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凌晨一点多,他起床上厕所,竟发现母亲的房间透着微光,于是推门进去一看,发现母亲正在刷小视频。见苏先生进屋,母亲像个犯错的孩子般,迅速将手机藏进枕头底下。对此,苏先生很是无奈。

大多老人网络生活很单调

连日来,记者随机采访了不少中老年人,发现他们玩手机时大多局限在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发微信、刷抖音、看小视频等基础的操作上,而对于网上打车、挂号等方面,懂得操作的老人并不多。

“手机里的世界真的是太精彩了。”年过六旬的戴先生拿着一部智能手机,正在一个App上观看一部短片,里面演员讲的每一句话他都觉得在理。“我们有一个微信群,群友们每天都会分享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视频或信息在里面。”年近七旬的周大姐告诉记者,她用智能手机主要是通过微信与朋友聊天,转发各种信息,记者发现她转发的信息大部分都是一些陈旧的“鸡汤”文章。表面上看,与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部分老年人相比,像戴先生这样的老年群体似乎先迈出了一步,但其实他们中很多人并没有跨越 “数字鸿沟”。此外,还有不少子女反映,他们的父母曾经因为沉迷手机,忘记关水龙头、关煤气而差点淹了家、烧坏了锅等。

亟待全社会正视与呵护

面对父母沉迷手机时,子女们该如何做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小孙表示,子女们切莫批评了事,而应走进老人的生活,多些现实中的陪伴。有专家表示,老人们在现实中孤独感越强烈,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深。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到老返小”,意思是人到了老年,心智上反而更像小孩了。对于孩子成长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做父母的想有效解决,少不了沟通和陪伴;同理,对于有手机依赖症的父母,子女们最需要做的,是多些现实中的交流和呵护,引导老年人养成参与数字生活的良好习惯。还有就是老年人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另外,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发力。从政府层面来讲,需要制定相关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净化网络环境;从社会层面来讲,要积极引导中老年人健康生活,帮助老年人辨别网络世界的真伪,让他们真正享受互联网服务带来的便利。

(记者 刘晓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