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成立以来,祥芝渔业协会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整合协会资源、创新工作举措、服务渔业发展,构建“海上枫桥”治理新模式,实现“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的社会治理目标。2020年3月,协会被司法部评为“大排查 早调解 护稳定 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集体。
搭建联动网络
渔港渔船多,难免有些磕碰、发生纠纷。碰上渔业事故纠纷的话,调解压力就更大。
“要联合一切力量参与其中。”带着这个念头,渔业协会党支部和参与渔港社会治理各方责任主体搭建起共驻共建、联动联创平台,并逐步形成渔业协会负责涉渔纠纷排查、受理、调解一站式服务,渔港所在村或村老人会等社会力量负责涉事家属安顿、安抚等后勤工作,促使矛盾纠纷温情消融。
此外,在渔业协会党支部的引领下,渔港还探索出一套“十船联防”的抱团联动安全作业机制。依靠地缘、人情和乡情优势,编队内的船上通讯系统设置成统一频道,形成统一电台群、微信群,方便随时联系、密切配合、信息共享,以更好应对海上瞬息变化的各种危急情形,完成险情自救和互救。
壮大调解力量
协会党支部成立以来,大力吸收以党员为骨干的调解力量。一批老党员、老船长、党员企业家、党员村干部踊跃参与,成为协会调解工作主力军。
在党员带动下,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原村级老调解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五一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航海员、老年协会、和促会等社会有识之士纷纷加入调解员队伍。涉及跨区域的还邀请外来渔工代表参与调解,使调解工作顺利开展。日常,协会支部则不时邀请经验丰富的党员调解员进行座谈交流总结,提炼经验做法,供其他调解员共同学习。同时,常态化邀请法院、司法、人社等部门对调解员开展涉渔纠纷调解业务培训,共同提升调解能力。
完善服务载体
“有事找支部,调解有协会”,这是在祥芝渔港内作业生活的1万多名渔船船东和渔工的共识。
以往发生纠纷,渔船通常会靠岸停止作业等待纠纷化解。近年来,因调处公道备受信赖,渔业协会党支部也建立起充分授权调解机制。得到船东充分授权后,只要是未被执法部门禁航的渔船可继续出海作业,而调委会会全链条全过程参与纠纷调解,此举既可有效避免渔船暂停作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又可促进纠纷和谐化解。
从商谈赔付、保险理赔到善后事宜,可以说,协会为群众提供了涉渔涉海纠纷排查、调解的一站式服务。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支部成功调解涉渔涉海各类矛盾纠纷435起,调解金额超5883万元,护航着石狮渔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 邱育钦 康清辉 通讯员 兰凉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