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份,市创城办持续开展常态化创建和城乡环境卫生督查考评,发现各类问题3860个,涉及80个责任单位,已整改3798个,整改率98.39%。其中随机考评村居、道路、海岸带等84个区域,发现市容环境卫生问题1830个,已整改1830个,整改率100%。泉州考评中心随机考评我市村居、道路、海岸带等36个区域,发现各类问题236个,综合成绩91.01分。
市创城办6月共走访199个点位,从总体督查情况看,实体书店、公益性场馆、政务大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项目(点位)能够较好地按照创城指标对标创建,公共设施管理、使用情况良好,环境整洁有序,公益宣传规范、到位;中小学周边、公共广场、景区景点、市管公厕等项目(点位)能够持续保持整洁、文明有序。但同时也发现,创建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中动态性、反复性的问题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如公共环境卫生管理、交通秩序、架空管线、卫生保洁不及时、车辆乱放、小广告乱张贴等现象仍较为突出。
6月,各镇(街道)积极开展人居环境自查自评工作,进一步督促村居加大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管理力度。本市考评中,洋厝村、西岑村、谢厝村、下宅村、湖厝村等环境面貌整体较好。泉州市对我市考评的21个村居中,有13个考评成绩在90分以上,其中洋厝村、锦江村、仁里社区、华南社区等成绩达95分以上。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日常管理制度落实不严格,建筑垃圾清理清运不及时,少数单位日常保洁有所放松,特别是一些镇村发挥主导作用不明显,协调解决问题不及时、不彻底。大仑社区、前廊村、宝盖鞋城、沙堤村和后湖村等环境卫生质量差,连续被列为末位必检单位。
(记者 吴汉松 通讯员 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