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第08版:卫生与健康·一天 上一版   
下一篇

福乐家园新冠疫苗方舱集中接种点:

突出“四度” 打造科学高效疫苗接种点

▶福乐家园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是我市最大的固定集中接种点(颜华杰 摄)

工作人员身着不同颜色工作服,方便接种对象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工作人员

福乐家园接种点设有多个“网红打卡点”

留观区配置有自制抗疫中药养生茶、小点心、充电宝供群众取用

接种流程“数字化”,引导群众按流程走向有序接种

接种点安装防晒网、遮雨棚、吊扇,营造舒心便利接种环境

石狮市福乐家园新冠疫苗方舱集中接种点是我市最大的固定集中接种点。自投入使用以来,以提升“高度、力度、温度、亮度”为抓手,着力建立健全疫苗接种工作领导机制,统筹组织、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点工作呈现科学化、规范化、流程化、人性化特点,为推进全市大规模人群疫苗接种、构筑“群体免疫”屏障提供了坚实保障。

统筹谋划突出“高度”

面向社会开放以来,福乐家园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加强党建引领,设立福乐家园接种点临时党支部,着力加强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全体工作人员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凝心聚力做好疫苗接种工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福乐家园接种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行政后勤保障、疫苗接种服务、医疗救治保障、安保交通管理、冷链专职管理5个小组,明确分工职责,为接种工作规范安全、温馨有序、科学精准进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加强统筹研究,结合我市疫苗接种实际,合理选址福乐家园作为接种点位,方便沿海六镇群众就近接种;结合人流量控制,接种点设置候种区、预检区、登记区、接种区、观察区,配备冷链室和抢救室,确保接种点科学布局、高效运转。

组织实施突出“力度”

接种点位的迅速启用彰显了“石狮速度”。3月15日,福乐家园接种点设置方案研究出台并迅速启动筹备工作,3月22日全面完成冷链、信息化、后勤、医疗等物资配置。3月23日接种点正式投入使用,首日即设置20个接种台,实现每日最高可接种量达7000人次。

接种计划有序安排,接种任务全力推进。综合考虑疫苗供应、接种能力、接种人群等情况,全市疫苗接种专班科学精准制订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疫苗接种按时序、有梯度推进。福乐家园接种点设立以来,积极主动承接疫苗接种任务,持续不断优化接种效率与信息软件应用,每台由2名护士组合,在规范安全前提下,每台每小时接种可提升到80人次,确保按上级工作安排及时、迅速完成接种任务。截至7月19日,福乐家园累计接种人数达31.8万,加上入校入企小分队接种人数7.59万,累计占全市接种数52.2%。

接种服务突出“温度”

投入使用以来,福乐家园接种点格外注重候种环境的“人性化”。记者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福乐家园接种点不断优化各项设施,添置移动厕所、蛇形栏杆,安装防晒网、遮雨棚、吊扇,营造舒心便利接种环境。增派青年志愿者加强引导,实现告知前移;联合公安、交警、团市委志愿者等多部门,确保等候全程安全有序。

接种流程“数字化”,也为群众有序接种提供了便利。福乐家园接种点建立新冠疫苗接种四步曲,按“①预检→②登记→③接种→④观察”走流程,张贴在接种点入口显眼位置,引导群众按流程走向有序接种。

医疗保障“可视化”,为群众接种提供满满安全感。接种点设置三处标准抢救室,对留观区实行全程监控、配合一键呼救,医护人员实时走动巡视,发现紧急情况及时采用对讲机联系,确保异常反应现场及时处置。

福乐家园接种点还实行工作人员“颜色化”,根据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发放不同颜色工作服,如接种人员深蓝色、志愿者浅绿色,抢救医护白大褂,管理人员红马甲等,方便接种对象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工作人员,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回应群众需求;推进留观服务“时尚化”,在留观区配置自制抗疫中药养生茶、小点心、充电宝,自动饮料售货机、播放舒缓音乐、健康讲座、古筝等文艺表演,有效缓解市民接种紧张情绪。

宣传引导突出“亮度”

“一份疫苗一份心,亲朋团聚更安心”“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在福乐家园接种点的不同分区,各类可爱风趣的宣传标语十分显眼,福乐家园接种点将此打造成为疫苗接种“网红打卡点”,以此吸引接种群众拍照打卡,营造疫苗接种良好宣传氛围。

一段时间以来,福乐家园接种点强化群众疫苗接种的宣传引导,涌现出了不少亮点。

福乐家园接种点还联合中国电信提供实时提醒功能,群众第一针接种后能自动弹窗第二针次的接种时间、接种后的温馨提醒、并告知热线咨询电话等,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30分钟留观时间,在留观大厅定期做20分钟/次的健康讲堂,同时把14项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教育内容设计成生动易于接受的墙报张贴上墙。

(记者 谢艳 通讯员 黄斌斌)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