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可开展加强接种?如何在秋冬季有效应对德尔塔毒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上述问题回应公众关切。
重点人群
可开展加强接种
对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达6个月的人群,是否需要打“加强针”?
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组织专家对是否要开展加强针的接种进行专门研究,结合国药中生和北京科兴关于加强针疫苗的研究结果发现,接种加强针是安全的。研究显示,虽然接种加强针6个月后抗体仍然出现了下降,但是下降到的低点也超过前面2剂接种的峰值。
“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较好,重点是外防输入。”郑忠伟说,对输入风险高的,比如海关、边检、航空、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等工作人员,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免疫。
专家建议,对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群、60岁以上的人群,在接种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免疫。同时,对于需要去境外疫情高风险地区或者国家的人群,也可以开展加强免疫。
郑忠伟介绍,目前是否要对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的全人群开展加强免疫,专家认为还需进一步研究。
仍需进一步提高
疫苗接种覆盖率
近期南京、扬州、郑州等地发生的疫情,其中不同程度地有接种疫苗后感染的人员。那么,新冠病毒疫苗在本轮疫情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在本轮疫情中,新冠病毒疫苗是起作用的。”郑忠伟给出一组数据,在重症病例当中,完成免疫程序14天以上的人员,占重症的比例小于5%,也就是说,95%以上是没有接种或者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员;在60岁以上重症人群当中,超过90%的人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没有完成接种疫苗程序。其中,扬州的危重症患者都没有接种疫苗。
郑忠伟介绍,目前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明确具有预防感染、预防重症和死亡的能力,公众不用怀疑新冠病毒疫苗的作用。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疫苗接种的总人数已经超过12亿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各项工作。
研究显示,德尔塔毒株比其他毒株更具传染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新冠病毒传播的主力。疫苗完全接种是降低德尔塔毒株导致的个体感染症状风险的关键条件,它同样也是降低重症风险和入院风险的关键条件。”
“当前随着德尔塔变异株的流行,全球疫情大幅反弹。”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说,秋冬季的到来进一步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手段。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提示,新冠病毒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才能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保护效果。他建议,还没有完成全程免疫的受种者,一定要按照程序,及时完成接种。
专家建议,在接种疫苗的同时,公众仍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