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是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4月下旬所作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第一句,描写的正是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场景。如今重读这诗句,自信豪迈之气依旧扑面而来。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实现真正和平,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声明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等八项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阶层群众的热烈拥护。迫于各方压力,国民党政府口头表示同意和谈,实际上却在部署长江防线,妄图“划江而治”,伺机卷土重来。当年4月20日,国民党方面拒绝在国共双方代表团协商一致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宣告破裂。毛泽东同志和朱德总司令随后正式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发起渡江战役。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从1949年4月21日至6月2日,渡江战役前后共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的部分地区,为随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1960年,著名画家董希文根据解放军渡过长江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时刻,创作了油画《百万雄师下江南》,并且已经成为了新中国美术史的红色经典作品之一。这幅画作描绘了横渡长江的解放军在江上不畏国民党军炮火英勇前进的场景,只见画面夜色朦胧,难以数计的解放军帆船迎着敌人的炮火奋力前进,敌军的炮弹打在水面上,溅起了一个个水柱。最前面的帆船是画面重点,船头和船尾的战士奋力地撑船划桨,战士们手持红旗站在船上,没有丝毫畏惧。船帆在炮火的掩映下变成红色,在夜色里面格外醒目。整件作品具有浓重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李自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