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庆前夕,市市场监管、卫健、公安、商务、文体旅游、城市管理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我市进口冷链食品防控工作开展节前联合督导检查。
是否存在经营单位未经申报、擅自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瞒报漏报、逃避监管的情况?联合检查组对农贸市场水产店、冻品店、餐饮加工单位、大型酒店进行突击现场抽查,查看经营单位是否经营进口冷链食品,是否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四证”查验和“三专”措施,是否将产品如实录入泉州市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
疫情防控,需要做到“人、物、环境同防”。联合检查组同时抽查了经营单位对人员的健康管理情况、环境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垃圾规范处置、公示明示、无接触支付等落实情况。现场联合检查组还对经营单位的口罩、手套、消毒液、消毒工具、体温器等防控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了抽查。
外环境防控方面,记者了解到,9月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对全市已摸排进口冷链食品单位进行两轮外环境核酸检测,采集了783份样本,结果均为阴性。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17轮外环境核酸检测,采集的5543份样本均为阴性。
本次检查中,联合检查组重申,凡贮存、销售、流通、加工进口冷链食品的单位和个人,请主动向各镇(街道)报备登记,并按要求配合落实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人员健康管理、集中监管、四证查验、溯源管理等防控措施,未按要求落实相关措施,一经发现,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记者 谢艳 通讯员 江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