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市以“提高退役军人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为基本遵循,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优抚安置、褒扬纪念、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工作,呈现不少亮点,取得明显成效。
落实全市重点人员解难帮困政策,优抚对象的补助、抚恤优待标准,位居泉州市第一,全省前列。2019年至今,我市已开展了32批次市级退役军人帮扶慰问活动,共计慰问我市优抚对象及退役军人1640人次,合计慰问金额115.9万元。
为进一步服务促进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我市分别在闽南理工学院、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成立高校退役军人服务站,闽南理工学院、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的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还被确定为泉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其中,闽南理工学院已通过省厅正式申报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9个镇级服务站全部通过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审核评定。其中,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和凤里街道、湖滨街道、锦尚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全省100家“五有”先进单位。2020年,锦尚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经验做法在全国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现场推进会作经验交流。
与此同时,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推广“网格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模式,明确“镇主要领导负总责、镇两委挂片包村、村主干任组长、村两委分片包干到户”的责任链条,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定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中心(站)日、周、月、季、年工作规范,形成工作流程图,明晰市镇村三级责任链条,打通退役军人政策落实和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为他们打造一个温暖的“家”。(记者 郑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