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第04版:网事·镇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消协官网发布提示 识别“坑老陷阱”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为帮助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官方网站发布消费提示:购药要选正规渠道,保健食品认准蓝帽;警惕低价旅游陷阱,小心投资理财圈套;远离非法会议营销,防范各种电信诈骗;消费之前做足功课,遇到纠纷理性维权。

据介绍,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18.70%。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但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需要陪伴、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钱财,老年消费侵权问题时有发生。

当前,一些不良经营者通过包装成“神医”“神药”等方式推销假冒伪劣药品,忽悠老年人购买,非法谋取暴利。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老年消费者,要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警惕医疗效果显著的食品及“神医”“神药”等虚假广告。

在购买保健食品时,老年人要注意结合自己身体状况来选择,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并仔细核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并注意区分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及药品的区别,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保健食品不能治病,选对用对才能有助健康。

一些黑心旅行社以“团购价”“零团费”“免费游”“旅游补贴”等噱头吸引旅游者上门,但为降低经营成本,可能会在行程路线、交通工具、餐饮住宿等方面大打折扣,并在旅途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或是在签订合同时将最精彩、需要付费的景点排除在低价团费之外变相加价。老年消费者在选择旅行社和旅游产品时不能单纯以价格为导向,要多关注旅行社的口碑以及旅游产品的品质,同时考虑自身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等因素,并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

此外,中消协还提醒老年消费者,投资理财不是投机发财,小心中“套”血本无归;不参加非法“会销”,不相信商家“洗脑式”宣传;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务必看护好你的“钱袋子”。(陈丽明)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