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第03版:夕阳红·国际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网络新词顺势而起 老人直呼看不懂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不同的流行词汇。80年代的“大哥大”“铁饭碗”,90年代的“油腻”“追梦人”,00年代的“火星文字”以及时下的“yyds”……面对顺势而起的网络新词,不少老人直呼看不懂。

老人困惑

“yyds”是什么?

自从学会手机上网后,张大爷又多了一个看网帖的爱好。然而,每次遇到帖子里的英文缩写或中文网络用语时,张大爷就很困惑。“比如有新闻提到首席执行官,说中文全称就好了,非要说‘CEO’。”张大爷说,每次遇到这些英文缩写或网络用语时,他只能向女儿求助。“前段时间,看奥运直播时,许多网友都会在下面评论‘yyds’,当时我问女儿,女儿竟一时间也回答不上来。”张大爷说,后来,还是向00后外孙请教才知道,原来“yyds”是“永远的神”的意思。“要是不问外孙,估计我永远都猜不出来。”

采访中,不少老年朋友有着和张大爷同样的困惑。“看孙子发的朋友圈,里面经常出现‘qswl’‘awsl’,我估计是他们小年轻那套网络用语,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还不屑告诉我。好在我会查百度,才搞明白是‘气死我了’‘啊我死了’的意思。”年过六旬的林阿姨吐槽,这样把词缩略的意义在哪儿。“有一次我问女儿要不要给她炖点汤送过去,她回复我‘不用辣’,我说不会放辣,她看我误会了,解释这个网络词其实就是‘不用啦’。”王阿姨也十分不解:“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字不用,偏要用个谐音字。”

掌握网络新词

离不开子女的帮助

采访中,许多老人坦言,这些网络新词汇已成为年轻人生活圈的一部分,由于老年人与年轻人对此的理解度与接受度不一,交流起来存在难度,并在无形中拉大了老少之间的代沟。

不过,也有不少老人对这些网络流行词十分感兴趣。他们也曾试图融进晚辈们的圈子,却因为缺少外界的帮助,而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让老爸老妈们看懂网络流行词呢?这就离不开晚辈们的耐心解答。

80后小刘告诉记者,在与父母微信聊天时,她就喜欢用各种带有网络用语的表情包,比如“干饭”“夺笋”等。父母对此并不排斥,且对这些搞笑的表情包表示出了兴趣。为方便父母理解,小刘每次在发出表情包后,就会询问爸妈有没有看懂,随后把解释发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我妈喜欢玩微信,每天都要看许多网帖和视频,遇到不明白的英文缩写或流行词,她就会来问我。”“90后”市民张女士说,平日里,除了耐心解答外,她还教会了妈妈使用百度搜索。“这样如果我不在家或不方便回她信息时,她可以自己在百度上搜索那些词的意思。”

一旦弄懂含义

老人玩得可欢喜了

也有不少年轻人向记者透露,当父母接触一段时间的网络流行词汇,尤其是理解其中的含义后,玩得可欢喜了。

家住凤里街道的高女士分享了一则她妈妈使用流行词的趣事:“自从我妈弄懂‘dbq(对不起)’和‘bhys(不好意思)’是什么意思后,有时微信聊天,她会在家庭群里来上一句‘bhys,今天的菜没有掌握住火候’。这样的老妈也是蛮可爱的!”

不止高女士的母亲,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弄清楚网络流行词的含义后,也玩得乐此不疲。特别是在家庭群里,老人们也开始使用网络流行词汇。不少老人认为,如果学会了妙用网络流行语或表情包,不仅能活跃聊天的氛围,还能拉近与晚辈间的距离。(记者 刘晓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