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卖平台的快速发展,点外卖已经成了不少人用餐的首选,高峰期避免了拥挤,也更加方便省事。在一份外卖的各种费用中,除了餐品本身的价格,还有配送费和包装费,相比配送费需要外卖骑手根据距离的远近人工送餐,一些外卖包装费的标准却显得非常混乱,也常常因此引发众多网友吐槽。
“点个碗糕收0.5元包装费,2个收费1元钱,1个袋子装多个碗糕就要多次收费吗?”“奶茶加料以前可以直接选择,现在搞个加料区,选择加料还要包装费?”记者采访中发现,石狮不少网友也有类似的经历,认为外卖包装应该按标准收费,而不是将其变相当成经营的盈利点。
外卖商品包装按份收费
包装费成一笔不小支出
不少有点外卖经历的网友会发现,与在餐厅内就餐相比,外卖的价格一般都有所上浮,许多商家对此的解释是需要付给外卖平台提成。加上外卖平台的活动,综合下来的费用有时候差不多。可如今点外卖,单单包装费用就已经成了一笔不小的支出,而包装相比以前并未有什么大的变化。越来越贵的外卖,也让网友们对其中各种名目的收费标准感到不解。
石狮网友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某外卖平台上点早餐时发现,自己每点一个商品就要被收取一次包装费。比如白碗糕,点一个收0.5元的包装费,点两个就要收1元,可这明明可以放在一个袋子里,这种重复收费很不合理。陈先生花了20多元点的外卖里面,包装费就收了5元,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塑料袋打包,“包装费越来越贵,点外卖还不如直接跑一趟”。
记者注意到,在该外卖平台的包装费说明中提到,依据有关政策要求,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为了保障外卖商品安全、卫生送达,需基于外卖业务特性对商品使用塑料购物袋等材料进行打包,收取相应的包装费用。
网友觉得这个说明有点牵强,不说现在有些餐厅使用纸袋等材料打包,单单为了方便顾客,就有很多餐厅在顾客选择打包时不再单独收取包装费,而点的外卖商品安全、卫生送达是商家的义务,不能因此作为收取包装费用的理由。
巧设名目收外卖包装费
收费应基于消费者自愿
石狮网友李女士说,她在某外卖平台点下午茶时,发现以前可以直接在茶饮料选项中选择添加珍珠、椰果等配料,如今却只能在一个单独的加料区选择,而在选择时每加一次料要收取0.5元的包装费。虽然商家备注了这些包装费是分装餐盒收费,但李女士认为,明明可以直接在饮品里精准选择是否加料,如今却多此一举单独搞一个加料分装,很难不让人觉得是商家的套路,只为收取包装费。
“你点饮料会单独装一份珍珠到手后自己加到饮料里面?商家这种操作实在让人无语。”李女士说,她下单后在备注提出质疑,饮料店的商家后来回复称,是外卖系统总部设置的,他们会把李女士的建议反馈给总部。
除了一些商家巧设名目收取包装费,有的商家像酱油、醋、辣椒等作为赠品的调味品也要收费,有的通过收取包装费,有的直接标价2元收费。有网友吐槽,收的钱都够直接买一瓶调味品慢慢用了。本身外卖价格就比店内就餐要贵了,再收包装费,感觉像被收了两次钱,心里很不舒服。而包装费越来越贵,标准也越来越混乱,有的商家包装费收1元,有的商家同样的包装收2元。
网友们认为,商家在标准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向消费者收取包装费,但应基于消费者自愿,也要提供不同标准和价位的包装以供选择,不能强制搭售,更不能将包装费当作经营的盈利点来糊弄消费者。而对于提供服务的外卖平台来说,既然收取了商家的抽成,也应该有责任承担一部分简单的包装费用,同时要避免商家将包装费作为牟利的手段。有关部门除了对外卖包装收费加强监管之外,也应尽快建立有关包装标准,打击外卖包装费乱象。
(陈丽明/文 郭雅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