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朝阳破晓,郁郁葱葱的宝盖山巅,屹立雄壮的姑嫂塔。这一座宋朝古塔,独立凌空,巍峨挺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关锁水口,镇守东南,沐浴八百多年风霜,登临远眺,泉南形胜,海天风物,尽收眼底。在无数风起云涌处,历史的厚重在岁月更迭中写下了一笔笔泼墨的沧桑:
松涛点翠偶蝉鸣,
古塔层苔积宋城。
石径蜿蜒盘峻道,
落霞烂漫揽曦晴。
尘嚣洗却铅华色,
弦月依稀碧海明。
此去天涯如咫尺,
芬菲梦里绕箫声。
伫立在高山之上,望着万顷碧波,千万艘巨舰乘风破浪,穿梭于湛蓝大海之中。“海扬碧浪千顷,唐帆宋月风霜历尽春秋色;丝引长虹一带,古韵今声岁月吟中两岸情。”夕阳西下,归来的渔船,朝着远处凌云的塔,踏上了回家的路。姑嫂塔自古以来就是这一片海域的航标,数百年中,漂泊在东南亚游子,在颠簸帆船上,眺望着这个熟悉的塔影,在自己心中,呼唤着:“我的母亲,我的故乡,我的家,我回来了。”
姑嫂塔五层八角,为仿楼阁式花岗石空心石塔。转角倚柱作梅花形,顶置穹形斗拱,每层迭涩出檐。外有回廊围栏,内有石阶可绕登塔顶。门额上刻“万寿宝塔”四字,顶层外壁建有方形石龛,龛内并刻两个女像,是姑嫂两人形象。明代何乔远《闽书》载:“昔有姑嫂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另传古有姑嫂二人,切盼漂洋过海的亲人,竟日垒石登高远眺,伤心而死,时人哀而筑塔祀之,故名姑嫂塔。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这一个殉情美丽悲凄传说。
沿着山间小径,拾级而上,漫山遍野相思树,装点着一城绿意,游人憇息在花香鸟语间,奏响生命与自然、历史的协奏曲。宝盖山上过去因百姓生计而开凿的石窟,如今却成一道道鬼斧神工奇观,在闽南丘陵群中,下面一诗呈现这匪夷所思的悬崖峭壁。
斧劈奇峰一线开,
汩泉轻溅染青苔。
鸥飞暮雨披寒色,
叶落长风秃老槐。
眉月半弯星入海,
暗香数点影疏梅。
踏歌空谷休高语,
莫扰南柯几梦回?
宝盖山,姑嫂塔,一座爱情亲情的塔,一座萦绕乡愁的塔,一座海上保护神的塔。鸟瞰这个城市全貌,因有姑嫂塔,这片热土,拥有爱情,拥有生机,拥有亘古不变的主题:
“石塔巍峩,十千赤子辉桑梓;
狮威抖擞,一卷蓝图耀海天。”
(洪亚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