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9日,针对市民反映村民将生活污水直排院后沟、岸边临时搭盖“回潮”现象,蚶江镇河长办工作人员及村级专管员一行对院后沟洪窟段开展巡查,及时对村民将生活污水直排沟渠行为给予劝阻,并组织人员对沟渠两侧临时搭盖集中清理整治。开展河道常态化巡查工作是蚶江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的缩影之一。蚶江镇按照“压实管理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严格管理考核”要求,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健全河湖管理保护长效机制,扎实推动“河湖长制”促“河湖长治”。
“镇里压实责任,制定重点河流沟渠问题、目标、任务、整治‘四张清单’,实行网格化管理;同时,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健全完善辖区‘一河(湖)一档一策’工作方案。”蚶江综合执法队队长王振景介绍,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长制”目标,蚶江镇认真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全力做好“水文章”,不断促进全镇水质量和环境持续向好改善。
据介绍,蚶江辖区共有厝上溪、都宫溪、大厦溪等四条河道,总长13.3公里,涉及该镇12个村,经过流域面积较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蚶江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全民参与治理,深化河湖长制常态化管理。一方面,蚶江推进镇村两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在镇村两级换届完成时,根据领导变动及时调整河湖长,明确河长办3名工作人员、4名村级专管员的河道管理职责,把河道管理工作纳入镇办年度工作内容。发挥河长办积极能动性,细化镇级河道年度工作措施,确定镇级河道管养队伍,健全管养机制,开展河道日常巡查、保洁、清障、疏浚、截污和维护等工作;完成镇级河长制办公标准化建设,根据《石狮市全域河长制办公室标准化建设方案》要求,蚶江完成河长办公标准化建设,创新性地将河长制办公室、河湖综合执法队、河湖环卫队整合,大场地办公场所兼具多种功能,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完善河湖系统维护,搭建便捷沟通平台。
另一方面,蚶江推进镇村河湖长制工作开展常态化,加大巡查督查力度。针对每条溪流的实际特点,加强河道的巡查力度,对存在问题及时督促、处理和交办。今年以来,涉及全镇各河道的督查案件共62条,全部及时处理并反馈。形成跨境流域管理保护协作机制。该镇联合祥芝镇、宝盖镇、鸿山镇、锦尚镇建立跨境流域管理保护协作小组,按季度组织巡查大厦溪整条流域包括祥芝镇的赤湖段和雪上沟,定期开展联合巡河,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共同解决。
此外,该镇多措并举开展镇村两级河湖长制工作。加强河道监管,引导志愿者、学校、人大、政协等社会力量参与巡河,加大宣传力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河湖河道“清四乱”工作,联合镇城管、环卫、环保站开展4次专项行动,行动内容包括: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水葫芦、水草,清理违章搭建搭盖,修复河道栏杆等,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
站在厝仔村乡土文化公园的湖岸望去,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着蓝天,簇拥两岸的鲜花绿树郁郁葱葱,木栈道旁立体培植的花草绿植生机勃勃,白鹭在水面起起落落……“前几年的都宫溪堆满水葫芦,还漂着白色垃圾。”莲中村民老林说,现在都宫溪经过综合整治,沟渠的水变清了,两岸变绿了,环境变美了,他每天都要到这里走一走,锻炼锻炼身体。(记者 兰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