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首现泉州湾!”12月9日以来,泉州市观鸟学会微信群不断传出好消息,东方白鹳先后飞临江南公园、晋江南岸生态公园、水头外线湿地、石狮湿地公园……
这是东方白鹳首次在泉州被记录到,使泉州市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增至18种。对于石狮湿地公园而言,这是2020年以来记录到的第4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东方白鹳首现泉州湾
素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的东方白鹳,十分珍稀,在全球种群总数量不到万只,它们对栖息地要求高,在北方繁殖,在南方越冬,虽在福建有分布,但极其罕见。今年9月,东方白鹳出现在三明泰宁,10月又出现在漳州九龙江。此番,又出现在泉州湾一带。
最早在泉州湾记录到东方白鹳的,是网名为“知更鸟Robin”的泉州鸟友郑榕凯。12月9日傍晚,他在泉州大桥附近的江南公园上空记录到了东方白鹳飞行影像,“在公园上空绕了几圈,但没有降落,可能会落在石狮湿地公园或附近的地方”。12月10日上午,郑榕凯在石狮湿地公园记录到了这只东方白鹳,又于当日下午5时许,在水头外线湿地记录到了这只东方白鹳。当日早晨及下午,本报记者先后两次前往石狮湿地公园守候,可惜均与东方白鹳“擦身而过”。
“东方白鹳在泉州首次发现并记录,意义重大!”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志愿者委员会主任委员、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介绍说,泉州首次记录到东方白鹳,使泉州市新增第18种一级保护鸟类,也使泉州新增第318种鸟类。泉州湾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候鸟重要迁徙停歇地,“此番记录到东方白鹳,说明泉州湾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显著”。
石狮湿地公园真神奇
东方白鹳首现泉州湾,并在石狮湿地公园驻足,再次提升了这块“生态宝地”的含金量。
2020年11月17日,白鹤造访石狮,改写了“白鹤不入闽”的观测历史;2021年8月22日,彩鹮光临石狮,福建再现彩鹮踪迹;11月16日,石狮湿地公园一次记录到8只黑脸琵鹭、2只白琵鹭,以及一对小天鹅和白额雁。此番,又记录到东方白鹳,石狮湿地公园不断孕育并发生着奇迹。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冬候鸟逐年增加。入冬以来,本报记者先后多次前往石狮湿地公园记录鸟类,仅12月4日的一次拍摄,就记录到黑脸琵鹭、白琵鹭、泽鹬、弯嘴滨鹬、扇尾沙锥、琵嘴鸭、绿头鸭、绿翅鸭、林鹬、金眶鸻、黄鹡鸰、环颈鸻、红脚鹬、黑水鸡、黑翅长脚鹬、反嘴鹬、大白鹭、赤颈鸭、池鹭、苍鹭、斑嘴鸭、小白鹭、白鹡鸰等多达23种鸟类。
从地理条件上看,石狮湿地公园是泉州湾河口湿地的“生态调节区”,当泉州湾南岸滩涂湿地处于高潮位,或者遇到大风、暴雨等不良天气时,大量的冬候鸟就会从滩涂来到石狮湿地公园驻足、避风。同时,石狮湿地公园固有生态系统,为不同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及良好的栖息场所。
根据泉州市观鸟学会观测,石狮湿地公园记录到的鸟类超100种,这一数据比两年前增加超20种。2020年以来,石狮湿地公园首次记录到四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还有白琵鹭、小天鹅、白额雁、水雉等多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石狮湿地公园的“鸟类朋友圈”不断壮大。
共努力不负万千候鸟
面对濒危鸟类接二连三出现在石狮湿地公园,在众多观鸟爱好者心中,还有一个美丽的期待——去年那只白鹤,今冬能否再访石狮?从最新的新闻报道看,今年12月初,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录到了一只白鹤。
“濒危鸟类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对生态环境变化反应非常敏感。”吴轲朝认为,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来石狮湿地公园越冬的趋势,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与保护。根据本报记者及鸟类保护志愿者的观察,相比一年之前白鹤到访时,石狮湿地公园特别是白鹤此前越冬地域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一年之前,白鹤在石狮湿地公园常见越冬地域为成片藕塘,大量的藕根、野生茡荠为其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今,随着湿地公园内农业种植养殖结构的变化,这片藕塘的面积正在缩小,变成了鱼塘、菜地,鸟类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显然,这对于白鹤取食是不利的。”对此,有关人士表示了担忧,并建议以“耕作补贴”等形式,维护好石狮湿地公园现有生态环境及农业种养结构,有针对性地增加适合珍稀鸟类越冬栖息的农作物面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媒体报道,在“全世界离白鹤最近的地方”——江西鄱阳湖畔南昌高新区鲤鱼洲(五星农场)白鹤保护小区,为给白鹤创造更好的越冬觅食环境,2020年初,将原来的300亩藕田扩大到了1045亩,当年冬天,吸引超过2000只白鹤来越冬,数量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除了保护好固有生态系统,还必须坚决打击非法捕猎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引导广大观鸟爱好者文明观鸟、保持距离。保护湿地公园、保护野生动物,不仅需要民间人士的努力,更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动!
(记者 林恩炳/文 茅罗平/图)
延伸阅读:
东方白鹳(学名:Ciconia boyciana)属于大型涉禽,鹳科,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东南部,以及中国的东北地区。东方白鹳特征明显,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显黑色,腿脚是鲜红色,具有涉禽明显“三长”特征,即嘴长、脖子长、脚长。它们常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性宁静而机警,飞行或步行时举止缓慢,休息时常单足站立。该物种被列入2021年2月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属全球濒危物种类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