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3版:夕阳红·国际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老人的心事,你关注了没?

电视剧《女心理师》开播后,引起广泛关注。和生活、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一样,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也不可忽视。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硬件”适老化的背景下,关于老人的心事,作为子女的你们,有没有及时关注呢?

吃穿不愁,老人却“病了”

年过六旬的林大姐,老伴已去世,儿女在外地工作。年轻的时候,林大姐就给自己攒下了一笔养老金,吃穿不愁,但她总觉得自己的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每天对着空屋子发呆,还长吁短叹。林大姐很想去找儿子,可又怕影响儿子工作,心里十分烦闷。没多久,林大姐渐渐地发现自己胸痛、腿痛,浑身不舒服。儿子在电话里得知母亲病了,急忙请假回到石狮,陪母亲到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却没查出什么问题。

心理咨询师解惑:林大姐极有可能是因为孤单而落下了“心病”。因为身边长期没人陪伴,林大姐又不愿意向儿子倾诉,而是采取压抑的办法,这种情绪压抑久了,就有了一种非理性表达,即躯体转化障碍,这种情况在老人身上比较容易发生。有的老人由于极其渴望儿女的关注,在内心潜意识里承认自己“病了”“不行了”。出现这样的情况,作为子女要及时想到老人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要多关心她,情况较严重的也可以向心理医生咨询。

儿女过于关心 老人却没精神

与林大姐的情况恰恰相反,年过八旬的吴大爷和老伴本来没有跟儿女同住,后来,儿子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便将两位老人接到一起同住。儿子因为要忙生意上的事经常出差,儿媳生怕对两位老人照料不周,每天都不让老人做家务,就连一日三餐都亲自做给老人吃,让两位老人过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可是习惯了自己动手的老两口,被儿媳这么一照顾竟显得有些不自在,精神一天比一天差,儿子儿媳对此也有些不知所措。

心理咨询师解惑:这是一种老年退行性变。老年人接触事物越少,其适应能力就越弱,有的甚至会出现原来会做的事也不会做了,这就需要儿女给老人提供一个独立生活的空间,让他们每天有事可做。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料,实际上反而会让老人认为自己老了,无用了,从心理上退出了这个世界,加速衰老。

(记者 刘晓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