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济南1月1日电 “以前这个药对我们太遥远,就像看天上的星星一样,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1日上午7时许,山东枣庄市一位4岁的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顺利注射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后,患者母亲喜极而泣。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类的罕见病,在我国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6000到1/10000,目前约有患者3万多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遗传代谢病与罕见病专业主任赵玉英说,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我国首个获批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的进口药物。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时,每针价格近70万元,其昂贵的价格让患者家属难以承受。
2021年12月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74种新药进医保,广受关注的“天价救命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位列其中。在经过8轮谈判后,该药以3.3万元每针的“地板价”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这让不少患者看到了希望。
枣庄市市中区医保局局长陈芹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后,医保部门第一时间对辖区患者进行排查,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在确定患者的用药需求后,经过与药企多次沟通,最终确保患儿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药物救治。
“医保部门还帮患儿办理了枣庄城市定制补充商业险‘枣惠保’,患儿第一年需要注射6次药物,第二年开始每4个月注射1针。通过医保报销、补充商业险、医疗救助等方式,患儿家庭每年需要自费大约几万元,大幅减轻了家庭负担。”陈芹说。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科主任孙笑茜说,患儿完成注射后,各项生命体征正常。这位4岁的小朋友在打针前曾笑着对爸爸妈妈说:“等打完针,我就能飞啦。”
遭到“灵魂砍价”的救命药开打了!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此前谈判成功的94个药品正式进入医保,患者在医疗机构开出这些药品的经济负担降低。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74个目录外药品,涉及21个临床组别,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20种,肿瘤用药18种,丙肝、艾滋病等抗感染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7种,新冠肺炎治疗用药2种,其他领域用药12种,患者受益面广泛。
自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连续4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经累计将507个药品新增纳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其中谈判药品价格降幅超50%,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双重效应,大幅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开展药品谈判,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医保部门战略购买的作用,对纳入谈判范围的药品,以“全国医保使用量”与企业磋商议价,统筹实现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减轻患者负担的目标,用有限的医保资金发挥最大的保障效能。同时,通过医保基金的价值购买、战略购买,引导医药产业走创新发展道路。
国家自2000年以来先后发布了8版医保药品目录,目录内的药品数量从1535种增加到2860种。
按照此前国家医保局的统一部署,各省区市药品集中采购机构要在2021年12月底前将谈判药品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直接挂网采购。各地医保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合理配备、使用目录内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