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要地,莫盛于南关,四海舶商、诸蕃琛贡,皆于是乎集。”这句话形象地解读了元、明、清时期泉州德济门作为城市南部商业性城区的重要地标,以及泉州经晋江开展海上贸易的主要出入口的重要性。德济门位于泉州城南,初始于宋,修建于1352年,明代重建并增建瓮城,清代重修加固,沿用至20世纪中期,1948年毁于大火并坍塌。
2001年,福建省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泉州市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对德济门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整地呈现13世纪以来多次营建的迹象。今天,当年参与抢救性考古发掘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傅恩凤将带着读者一起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德济门遗址。
1 考古人员讲述发掘古迹的壮观场面
“德济门遗址可以清楚地看到宋、元、明、清各时期残存的城墙等建筑遗迹。”傅恩凤记得2001年发掘古迹的壮观场面。经过勘测,德济门遗址发掘面积约2000平方米,显露出来的残存的城墙、城门墙基、门道、月城城墙及城门、濠沟、桥梁等建筑遗迹,分布在南北长36.5米、东西宽49.1米的面积上。当时出土了南宋修城官砖、明代“盘诘奸细”石碑;元代印度教石刻、基督教石刻、伊斯兰教石刻等宗教石构件;明清时代的铁炮、铁弹丸、钱币等器物,还有丰富的瓦当、陶瓷残件等遗物。这些出土文物印证了宋元时期泉州“宗教博物馆”繁荣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活动,以及“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地位。
傅恩凤说,根据遗迹之间的叠压关系和建筑结构等,考古学家把这些遗迹分为年代早晚关系的三期。
2 三期遗存见证南宋至明清的泉州城
结合文献的记载,第一期为南宋绍定三年(1230)郡守游九功所筑的翼城城墙残存,以及早期城墙南侧条石砌筑的濠沟及沟上石桥遗迹。早期城墙遗迹位于遗址的北部,长度31.5米,宽7.2至7.6米,城墙内外侧用条石砌筑,中间大部填土,少量填石并稍加夯筑而成。其南侧被第二期的城墙遗迹叠压。
第二期包括濠沟及沟上石桥等遗迹,位于遗址的中部,紧贴第一期城墙墙体南侧,显露出来的遗迹长47.2米,沟口宽1.93至2.88米,沟底宽1.45至2.74米。沟中段被晚期的门道和门道两侧墩台所覆盖。西端上有石桥,沟穿桥西出。第二期遗迹大多被第三期遗迹叠压,形制不明。但是显现出来的遗迹用料精致,条石齐整,砌法讲究,特别是沟南壁根据已显露出来的部分或可推定它就是最早的德济门城墙。
城墙上是第三期的城墙,其东段继续沿晚期城墙走向向东延伸,其西端以桥北折与早期的翼城的南墙相连。该段的城墙宽度、位置、用料等正符合文献中“元至正十二年,监郡偰玉立始拓南罗城以就翼城”“南基广二丈,内外皆石”“改南门曰德济”等相关文献记载,可以推定该期遗迹就是元代的遗存。
第三期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遗存。包括罗城城墙、德济门门道、月城门道及城墙、门墩等遗迹。位于遗址的中部、南部,是德济门遗址现存可见的主体遗迹,形成较完整的城门形制。被清理出来的罗城城墙长43.1米、基宽4.8至5.45米、残高0.5至1米。墙体内外侧都是条石呈丁字纵横砌筑,壁面竖直,条石石缝间以白灰浆加固。墙基以圆石柱、瓜棱柱、丁石、伊斯兰教墓盖石等横铺砌筑。墙体中间也是用条石或石块、石质建筑构件等砌筑。与“凡内外皆甃”相符,直接叠压在第二期的城墙上,北侧紧邻濠沟。
3 城门遗址展示泉州古城的演变
德济门城门位于遗址的中北部,残长13.25米,方向193度。南半部分为城墙的残存墩台,宽2.62米,东、西两壁向北延伸3.58米后各往外折0.73米,用长方形、方形及不规则石板铺设成路面;北半部分两侧为门墩所在,宽4.08米、残长9.67米,跨濠处铺架5根长石桥板当路面,过濠后仍用各类石板铺设为路面。石板上均凿有防滑凹槽。
门墩,位于城门北部两侧,从现状判断,两侧墩台应为方形,其东西向外包边墙紧贴城门城墙,而北包边墙基体大部分无存。
月城又称“瓮城”,位于罗城城墙南侧,平面呈方形。城墙以德济门门道为中心往南环绕呈半圆弧状,基础用长条石或圆柱石等建筑构件砌筑,条石丁顺砌筑。月城门道位于月城西侧的月城城墙与罗城城墙交接处,门道全长5.6米,东段宽3.08米,向西1.1米后,两壁内折收0.4米后,门道宽2.28米。月城内侧加宽加固城墙遗迹是清代加固或改建的城墙,位于月城城墙的内侧,紧靠明代的月城城墙。
傅恩凤介绍,德济门是泉州古城的南门,也是沟通城内外、特别是沟通城内与沿晋江分布的码头之间进出泉州城的主要通道。其遗址历史信息丰富,宋、元、明、清各时期遗存叠压,体现出完整的泉州古城发展演变,展现了宋元以来泉州城南一带在江岸线变迁和海外商贸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泉州城发展轨迹,记录了宋元泉州城市向南部拓展的历史。
(洪亚男 傅恩凤 成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