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
第11版:闽南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虎年看虎 虎虎生福

文化展讯

开元寺镇国塔(东塔)须弥座上的“锡解斗虎”

十二生肖寅虎值岁,大千世界同沐祥瑞。

虎年新春,中国文物报社联合全国各地近50家文博机构,众筹数百幅虎文物艺术品图片,于多地同步奉展给公众。期盼全国人民虎年办虎事、行虎运,如虎添翼,虎虎生福。祈愿伟大祖国虎岁盈虎力、展虎勇,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1月18日至2月28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展出。

《“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以96幅虎文物艺术品图版综述虎文化,分三部分:《虎跃万年——自然世界中的虎》《虎踞东方——历史文化中的虎》《虎行天下——民俗生活中的虎》。其中包括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的宋陶白虎、清陶银褐釉伏虎、清木雕十二生肖虎首、民国泥塑彩绘武松打虎人偶坐像等4件文物图片,以及开元寺镇国塔(东塔)须弥座束腰处的两幅涉“虎”浅浮雕图片,它们分别呈现佛本生故事中的“舍身饲虎”和佛教东传故事中的“锡解斗虎”。

第一部分《虎跃万年——自然世界中的虎》分三组:万年衍化、纵横四方与濒危待护。展览介绍,目前,虎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黑龙江、云南、吉林、西藏)、印度、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老挝、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半岛)、缅甸、尼泊尔、俄罗斯联邦和泰国。尚存的虎亚种一共有6个: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马来亚虎和印支虎。近百年来,由于盗猎、食物匮乏、人类活动空间扩张,全球虎的生存场所面临严重威胁,数量也急剧减少,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三个亚种已经灭绝,中国特有的华南虎也已经有30多年未发现野外活体。

第二部分《虎踞东方——历史文化中的虎》,分四组:中华神兽、虎镇八方、灵虎纳福和虎型入画。展览从距今6500年的仰韶文化讲起,当时墓葬中就有虎的形象,殷商甲骨文中已有多个象形的“虎”字,先秦神话巨著《山海经》曾有“虎御凶魅”的记载,秦汉时白虎与青龙、朱雀、玄武共同被列为“四灵”,专门守护西方。从石器时代的岩画,到商周的青铜、秦汉的石雕、魏晋南北朝的壁画,乃至唐宋明清的书画都不乏虎的存在。在历朝历代铜、瓷、金、玉器中,虎的形象更是丰富多彩,栩栩如生。

第三部分《虎行天下——民俗生活中的虎》,分三组:虎亦有灵、祈福辟邪与虎福童趣。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虎神话、虎传奇故事,在全国各地各民族中都有流传。当虎的形象进入民间后,更是成为了世代相传的“吉祥物”,人们认为虎能够分辨善恶、镇魔驱鬼、辟邪除秽、益寿延年,还能够保护儿童成长,驱除家庭灾祸。于是,虎的形象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大门,恶魔不敢进入;还有人睡虎头枕期盼健康强壮;更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以求平安。在年画、剪纸、刺绣、服饰、儿童玩具、妇女头饰、建筑装饰甚至是食品中都有虎的形象。可以说,在整个中国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中,虎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中,虎的野外活体虽已踪迹难寻,但其勇武威仪却与天地同存,如日月永辉。借了十二生肖中位列三甲的英名,虎的灵性与活力,早已融汇在中华文化强健的生命里。欣逢中华龙腾日,幸览九州虎跃时。壬寅虎年的一切美好,终将映照于我们勤勉、不懈的奋斗中……

此次展览时间是2022年1月18日至2月28日,展览地点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二楼大厅及三楼走廊。

(洪亚男 黄秀强)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