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6版:大众收藏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次难以忘怀的“打滑板”

《杨家将》连环画第二册:杨七郎打擂

■上海 吴伟忠

“打滑板”是一句收藏术语,意思是指在收藏市场里,以低价买进某种藏品,转手又高价卖出,以赚取其中的差价。在我早年的收藏生活中,曾有过一次“打滑板”的经历,虽然获利“颇丰”,却让我至今后悔不已。

我从小喜欢小人书,很早就养成了集藏小人书的习惯,现在已收藏有上万本。大约二十年前,我家附近广场边有个旧货交易市场,我常常去那里转悠,一来二往和一位收购旧报纸旧书刊的摊主混得很熟了,每次去那里都要到他的摊位上小坐一会,顺便看看他有没有新收到的小人书。

2002年夏季的一天傍晚,我来到他的摊位,恰好碰见一名中年妇女拿着一叠旧书刊出售,摊主称完重量,就付钱。这时,中年妇女从包里拿出一些连环画,问摊主这小人书怎么卖。我凑上前一看,足有十几本小人书,封面都用牛皮纸包着,包书纸已有些发黄陈旧,看来这些小人书有些年份了。摊主打开这些小人书翻看着,我在旁一瞅,都是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老版本古典小人书,有《杨家将》《三打祝家庄》《西厢记》《甲午海战》和《刘三姐》等品种,共计16本,成色非常好,都在九品或九品以上。我暗暗对自己说:“这可真是难得的连环画精品。” 摊主开价3元钱一本,中年妇女却非要卖5元一本不可。我在旁边发急,心想哪怕10元、20元一本全拿下也合算,但我不能破了行规“先声夺人”,于是只好在旁边装着很随便的样子翻看别的杂志,等着他们谈完。经过讨价还价,摊主最终以70元收下了这16本小人书。

等摊主付完钱,我立刻把书全拿过来仔细一看,有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杨家将》(张令涛、胡若佛画)一套四本、上海东亚书局1954年出版的《三打祝家庄》(严绍唐画)上、下二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宋景诗》(朱光玉画)上、下二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武松打虎》(刘继卣画)一本,还有《甲午海战》(1963年,林锴画)、《刘三姐》(1962年,邓二龙画)、《西厢记》(1957年,王叔晖画)、《屈原》(1955年,刘旦宅画)、《胭脂》(1963年,戴仁画)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3年,赵宏本、钱笑呆画)各一本。我把书一合说:“这书我全买了,多少钱?”摊主说:“这些都是老的小人书,平时收不到,你出200元,行吗?”我心里一阵惊喜,付了钱拿起书便走,生怕摊主反悔。

我才走出书摊没几步,就迎面碰上一名中年男子,看来他也是来淘小人书的,他见我拿着一叠小人书,便一定要看看,他翻看了几眼后,便说:“这小人书你多少钱肯卖?”我说这书不卖,我是刚买的。但他爱不释手,说:“让给我吧。我出100元一本。”我还说不卖。他说:“那加你400元,凑足2000元,卖吧。”我依然说不卖。他又说:“再加你200元,够了吧。”说话间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硬塞给我2200元钱,拿着小人书就走了。

等我回过神来,他已经走远了。我拿着钱站在路边,说不清是喜还是忧,这次被动地“打滑板”,我净赚了2000元。时至今日,虽然我已经收藏到上万本连环画,却很难再找到当年那种好品相的16本老版本小人书,即使高价也很难寻觅。那次“打滑板”的经历让我难以忘怀,至今想起仍然惋惜不已。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