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3版:文明·镇村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网络祭扫 清明更文明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人们缅怀先贤、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每逢清明时节,人们都会到墓园祭扫先祖,但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清明祭扫有了不一样的打开方式。

为了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今年我市全面暂停现场祭扫,鼓励、倡导市民以更加文明、安全、环保的“云祭扫”方式来缅怀先烈、追思先人。“互联网+清明”,这种绿色祭扫方式反响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

据了解,4月2日起,我市永久墓园已开通免费“云祭扫”服务, 关注石狮永久墓园公众微信号,即可根据实际情况为亲人建立纪念馆,并通过网络遥寄哀思。记者看到,截至4月3日下午4时,石狮市永久墓园公众号已有1678人参与了“云祭扫”服务,市民通过建立虚拟纪念馆,以虚拟“献花”“香烛”等形式为亲人、先烈设立扫墓链接进行缅怀。

“特殊情况特殊办法,这种方式其实也挺好的。”市民王小姐说,这种网络化的祭扫方式,既可以极大降低群众外出、人流聚集导致的疫情防控风险,又能够满足清明节民众对于传统习俗的需求,身边有不少朋友也都打算进行“云祭扫”。市民林先生也表示,疫情当前,健康祭扫才是对逝者更加庄严的哀悼。

的确,清明祭扫重在表达感情。由实地实物祭扫转换为精神祭拜,同样可以追思先人。且在特殊时期,保护好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其实,在许多年前,“文明祭扫”“绿色祭扫”的概念便开始盛行。传统的祭扫方式所带来的人流车流拥堵、大小火灾频发、封建迷信盛行等隐患和问题,不但给节日里的人们添了堵,也有违节日的本真和初衷。

“以前每次去扫墓都要烧纸祭拜,搞得纸灰漫天,味道呛鼻。几年前我们便开始通过鲜花的方式‘绿色祭奠’,一些远在外地的亲人则通过网络的方式祭拜,其实有一颗缅怀的心比形式更重要!”蔡先生说。

疫情期间,清明时节更要讲文明。在严峻的防疫形势下,换一种方式哀悼,并不影响人们的心意,重要的是我们心中常念着先人。

(记者 张泽业 郭雅霞)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