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社会运转按下了“慢行键”,也让人们不得不长时间地宅在家中,但与此同时严格的防疫措施,也让我们获得了一段清静时光。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这段“中场休息”时间似乎已经让大多数人自觉遵守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注意消毒、社交距离“一米线”的文明行为规范。
戴口罩、勤洗手、出门回家后都要给外套消毒,外出排队时主动保持“一米线”距离,在石狮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杨每天都要重复这个流程。“出生到现在,从来都没有这么认真对待过个人卫生。”小杨笑着说。
在市区某商场,记者看到,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所有人包括商场工作人员都佩戴着口罩。在商场超市内排队结账时,大家也都自觉保持着超过“一米”的距离。由此看来,这些战“疫”时需要的防护措施,在平常生活中似乎也有了延续。但更重要的是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我们不能放松了警惕。
2020年曾有媒体对4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疫情发生以来,98.0%的受访者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受访者养成出门戴口罩和勤洗手、多通风等习惯,有77.6%的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仍会继续保持这些习惯。时隔两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这些文明习惯延续着。
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办事别扎堆、排队勿拥挤……这些文明习惯看上去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实际上映照的是我们生活习惯的进步。国民文明素质和健康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归根结底要靠自律。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把好习惯延续下去需要时刻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牢记“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记者 张泽业 郭雅霞)